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C03A07)

作品数:10被引量:13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侯振宏张小全秦晓波高清竹李玉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自然资源学报》《世界经济与政治》《林业科学》《环境保护》更多>>
相关主题:气候变化谈判气候变化后京都时代气候治理根茎比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中国森林管理活动碳汇及其潜力被引量:10
《林业科学》2012年第8期11-15,共5页侯振宏 张小全 肖文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不同森林管理措施下杉木人工林和桉树人工林碳计量”(CAFRIFEEP2010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CDM及其他灵活机制的改革问题研究”(2010CB955504);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专题“造林和森林管理的温室气体排放及碳汇现状与潜力”(2007BAC03A07)
利用总-净核算和净-净核算 2 种方式估算中国森林管理活动的碳汇量及其潜力。结果表明:基年为1990 年时,总 - 净核算方式下 2010,2020,2030,2040和2050年中国森林管理碳汇量分别为 58.7,57.8,58.4,62.7和 67.2 MtC·a-1,净-净核算方式...
关键词:森林管理 碳汇 计量 潜力 
气候变化对我国水稻主产区水资源的影响被引量:11
《自然资源学报》2011年第6期1052-1064,共13页马欣 吴绍洪 戴尔阜 张雪艳 康相武 潘韬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05);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2007BAC03A02-05、2007BAC03A07)
以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和PRECIS模型发展的B2情景数据为驱动,运用分布式VIC水文模型进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情景模拟。通过2001—2030年对照期与1981—2000年基准期水资源量对比表明:水稻主产区整体水资源量呈上升趋势,水资源的空间...
关键词:气候变化影响 VIC 水资源 水稻主产区 
适应气候变化谈判的焦点问题与趋势分析被引量:14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年第4期296-300,共5页李玉娥 马欣 高清竹 万运帆 刘硕 秦晓波 
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执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支撑技术研究"(2007BAC03A07)
综述了近两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下关于适应气候变化谈判的进展,分析了适应气候变化谈判的焦点问题及各利益集团的立场,结合《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进展,提出了我国今后在适应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谈判对策...
关键词:气候变化 适应 谈判 对策 
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看气候变化谈判的焦点问题及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可能作用被引量:1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年第2期83-88,共6页高云 罗勇 张军岩 
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执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支撑技术研究"之"IPCC重大问题研究"(2007BAC03A07)
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谈判焦点可以预期,后续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重点将是谈判的基础案文、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进一步的量化减排承诺以及长期目标的表述等问题。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将对以往报告已阐述的科学问题和...
关键词:哥本哈根 气候变化大会 气候变化谈判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估算参数被引量:22
《林业科学》2010年第2期6-11,共6页罗云建 王效科 张小全 朱建华 张治军 侯振宏 
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4DIB3J1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C03A07);林业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06BAD03A0704);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6-4-17)
分析华北落叶松人工林4个典型区域(关帝山、五台山中山区、五台山盆地区和塞罕坝)的生物量估算参数(生物量转扩因子、生物量扩展因子和根茎比)及其区域分异。结果表明:关帝山林区和五台山林区(中山区和盆地区)的生物量转扩因子平均值间...
关键词:生物量估算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生物量转扩因子 生物量扩展因子 根茎比 
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及森林退化排放(REDD)的各方观点及对策建议被引量:13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年第1期65-69,共5页毕欣欣 李玉娥 高清竹 万运帆 秦晓波 
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执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支撑技术研究"(2007BAC03A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2002CB412508)
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及森林退化的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重要议题。从该公约的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COP11)以来,各缔约国就此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除在方法学等问题上存在争议外,在激励机制和毁林纳入清洁...
关键词:减少毁林及森林退化排放(REDD) 激励机制 清洁发展机制(CDM) 方法学 对策建议 
能源技术的学习曲线研究被引量:8
《环境保护》2009年第8期63-66,共4页耿妍丽 邹骥 许光清 王克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C03A07)。
能源技术学习曲线是基于"经验能改进技术表现"这一基本假设,刻画了技术需求(市场)和技术供给(研发)两种力量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由于学习曲线为衡量内生技术变动提供了一个重要指标——学习率,因此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关注这方面的...
关键词:学习曲线 技术学习 能源技术 
第二承诺期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规则的各方观点及对策建议被引量:3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年第5期277-281,共5页李玉娥 秦晓波 万运帆 高清竹 毕欣欣 
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执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支撑技术研究"(2007BAC03A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2002CB412508)资助
由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活动产生的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是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速度的重要途径之一。1997—2001年,经历了长达4a的艰苦谈判,最终达成了第一承诺期附件一国家利用LULUCF的规则。2008年开始,国际社...
关键词:第二承诺期 LULUCF 规则 对策建议 
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战略选择被引量:24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8期6-15,共10页庄贵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07BAC03A07)的资助
气候变化的国际论辩随着国际气候制度的演进过程而不断深入。从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到对经济利益的评估、再到政治意愿的形成,气候变化博弈背后的经济利益之争和地缘政治之争构成了国际气候治理的国际大背景。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
关键词:后京都时代 气候治理 中国 战略选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