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20053)

作品数:25被引量:7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许家星张勇李雪徐福来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文学院临沂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哲学动态》《兰台世界(下旬)》《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四书《中庸》朱子学之学四书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朱子学的自我批判、更新与朱陆合流——以吴澄中庸学为中心被引量:5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36-43,共8页许家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四书"学史(13&ZD060)&朱子门人后学研究(14ZDB008);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朱子四书学之系列比较研究"(13CZX045);教育部社科青年项目"江右四书学研究(10YJC720053)
朱子学在后世传衍中逐渐显出异化为记诵口耳之学的一面,元代吴澄传承晚宋以来勉斋学派的批判创新精神,对朱子思想加以修正,彰显了潜伏已久的朱陆合流之思潮。以《中庸》诠释为例,草庐批评《中庸章句》过于精详而流于分裂,对全书章句作...
关键词:朱子学 吴澄 中庸 朱陆合流 
饶鲁《中庸》学的工夫论诠释及对朱子的突破被引量: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21-131,共11页许家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朱子门人后学研究"(14ZDB008);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朱子四书学之系列比较研究"(13CZX04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江右四书学研究"(10YJC720053)
在批判继承朱子学的基础上,饶鲁对《中庸》工夫论做出了独到阐发。他精细辨析首章之"戒惧"、"慎独",以"事物既往、思虑未萌"析不睹不闻之义,辨不睹不闻与未睹未闻、独睹独闻之别,剖戒慎与恐惧之异,判事理与内心之离。提出中庸之道当以...
关键词:饶鲁 《中庸》 “三达德” 工夫论 朱子 
饶鲁对朱子《孟子集注》的批判性诠释及意义被引量: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26-135,共10页许家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四书学史"(13&ZD060)子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朱子四书学之系列比较研究"(13CZX04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右四书学研究"(10YJC720053)
饶鲁在对朱子《孟子集注》的批判中,颇富新意地阐释了理气、心性、工夫、仁政诸论题,主张理主气辅、理德气势,反对程朱"孟子论性不论气"之说。他将性与理、仁通而论之,反驳朱子性论的诸多看法,强调仁义当从道而非事的角度论述。饶氏思...
关键词:饶鲁 《孟子集注》 朱子学 
曾几《论语义》辑佚——兼论对朱子《论语集注》之影响
《中国文化研究》2014年第4期91-99,共9页许家星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四书学史>(13&ZD06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朱子四书学之系列比较研究>(13CZX045);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江右四书学研究>(10YJC720053)阶段性成果
《论语义》是曾几儒学思想的代表之作,惜乎已佚。本文据朱子《论语或问》辑出21条,分为原文引用与大意引用两类,并将之与《论语集注》相对照,以反映该书对朱子"论语学"之影响。由此21条,我们亦能管窥该书推崇洛学、践履独得、说理简约...
关键词:曾几 《论语义》辑佚 《论语集注》 
“称雄科场”抑或“强学待问”?——以《四书疑节》为中心论元代四书“科举”与“研究”的一体化被引量: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30-37,共8页许家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朱子四书学之系列比较研究"(13CZX04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江右四书学研究"(10YJC720053)
元代四书"科举之学"颇为独特,它在服务科考的同时还具有"研究之学"的特质,《四书疑节》即充分显示了这一特性。该书以流行的"经疑"形式,围绕《四书集注》辨异析同,解疑释惑,体现出程序化、重复性、集中性等"经疑"科举的共性。然该书还...
关键词:《四书疑节》 四书 科举之学 研究之学 
“字义”与“经疑”的一体——论《四书通旨》对“四书”诠释体式的新探索被引量:1
《中国哲学史》2014年第4期67-73,103,共8页许家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四书学史>(13&ZD060);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朱子四书学之系列比较研究>(13CZX045);教育部社科青年项目:<江右四书学研究>(10YJC720053)
元代朱公迁《四书通旨》融"字义"与"经疑"为一体,形成四书诠释史上的新模式。该模式以"字义"为纲,以"经疑"为目,采用以少驭多的四级含摄方式实现了98个范畴对四书文本的统领剖析。继而辅之以"愚案"就对《集注》提出新解,体现了"双峰学派...
关键词:字义 经疑 四书通旨 诠释 
再论饶鲁的《中庸》章句学及其对朱子的超越被引量:6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36-43,共8页许家星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朱子四书学之系列比较研究》(13CZX045);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江右四书学研究》(10YJC720053)
饶鲁在批判继承《中庸章句》的基础上,对《中庸》作出了不同的章节划分,对此后的《中庸》分章之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最大特色是:不同于《章句》的三层三十三章说,主张六节三十四章说,成为朱子后学讨论之焦点。饶鲁有意反对《章句》首章...
关键词:饶鲁 朱子 《中庸》 章句 
“分章所以原作者之意”--论黎立武的《中庸分章》研究及其思想意义被引量: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4年第1期31-39,共9页许家星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朱子四书学之系列比较研究》(13CZX045);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江右四书学研究》(10YJC720053);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元代江右四书学研究》(JD1006);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江西古代“四书”教育研究》(12YD117)
黎立武是"兼山学派"的重要人物,他对《中庸》的独特阐发体现了兼山学派中庸学之特色。基于"分章所以原作者之意"的诠释宗旨,提出《中庸》章句应分为五大部分十五章,与朱子之分有重大差异。黎氏认为,对《中庸》重新加以分章的目的是为了...
关键词:黎立武 中庸分章 作者之意 
复性之学与教化之乐——论朱子“学而”章解之诠释及其意义被引量:1
《江汉论坛》2014年第1期88-93,共6页许家星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朱子四书学之系列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3CZX045);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江右四书学研究"(项目编号:10YJC7200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朱子对《论语》"学而时习"章作出了综合诸说而别开生面之解,具有奠基其四书学的意义。朱子之解围绕何为学、如何学、学何乐、学何成四个中心问题而发。从工夫实践着眼,朱子提出以"效"释"学"说,主张"学字本是无定"之开放观念,"明善复初"...
关键词:朱子 学而 复性 教化 成德 
真知格物,必成圣贤——朱子“格物”解发覆被引量:3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27-34,共8页许家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朱子四书学之系列比较研究"(13CZX04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江右四书学研究"(10YJC720053);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江西古代‘四书’教育研究"(12YD117)
学界对朱子学核心范畴"格物"研讨甚多,然仍有待发之覆。朱子"格物"乃成圣之学而非知识之学,它融理性、信仰、存心、实践、境界、道德、觉悟为一体,具有深刻复杂的内涵。朱子将"决定是要做圣贤"视为格物"第一义",视"至极"为格物的落脚点...
关键词:朱子 格物 圣贤 发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