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

作品数:1515被引量:49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唐国军朱汉民陈迎年钱明吴圣贤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聆听古今圣贤的人生感悟
《格言(校园版)》2025年第7期24-25,共2页格言(整理) 
学习篇。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勤奋篇。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后汉书》。
关键词:《后汉书》 人生感悟 人生在勤 郭沫若 
习近平外事讲话用典探析
《秘书之友》2025年第2期46-48,共3页王玉 张鑫 
唐山市社会科学发展项目“唐山市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TSSKL2024-201)。
运用典故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是中华文化一以贯之的传统。文论家刘勰在其文章学著作《文心雕龙》中专门辟置了“事类”一篇来探讨文章写作中的用典问题。刘勰指出,自《周易》《尚书》开始,“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的用典之法,即古代...
关键词:文论家 《文心雕龙》 典故运用 以少总多 用典 古代圣贤 《尚书》 文章写作 
聆听古今圣贤的人生感悟
《格言(校园版)》2025年第4期24-25,共2页
学习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勤奋篇勤奋是智慧的摇篮,成就是勤奋的结晶。——[波兰]玛丽·居里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关键词:学而不思则罔 人生感悟 业精于勤 玛丽·居里 勤奋 《论语》 
立志为圣贤:朱子为学工夫论的理学诠释
《武夷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7,共7页柯晨 
为学工夫论是朱子工夫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子为学工夫论以道德论为导向,同时包含知识论纬度,以建构知识体系方式通达道德。在工夫目标上,朱子为学工夫论以立志成为圣贤,实现理想道德人格和知识通达为目标,为学以圣贤人格为基准。在工夫...
关键词:朱子 圣贤 立志 为学工夫论 
聆听古今圣贤的人生感悟
《格言(校园版)》2025年第1期24-25,共2页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清]章学诚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关键词:人生感悟 章学诚 寻求真理 学习 
重读《将进酒》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2025年第1期26-27,共2页刘志坤 
作为写酒的名篇,李白的《将进酒》几乎无人不知。但是如果我们问,“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实际所见,还是借物起兴?“会须一饮三百杯”,为何是“三百”,而不是“一百”或“两百”?“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圣贤是谁?饮者又是谁?...
关键词:《将进酒》 黄河之水天上来 一饮三百杯 文本细读 圣贤 
学为圣贤:儒家榜样传播观念的形成机理与运作机制研究
《中国文化与管理》2024年第2期230-240,265,共12页谢清果 包文静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策略研究”(编号:22&ZD313)阶段性研究成果。
圣贤崇拜是中国从先秦一直持续到今天的文化现象,这一观念的背后体现着中华文化致力于“学为圣贤”的榜样传播观念。“学”之本义及其指向的行动范畴包含着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图与教育理想。儒家榜样传播观念的形成经历了道德因子逐渐赋...
关键词:圣贤榜样 传播机制 榜样教化 社会秩序 儒家文化 
古人圆桌派
《作文(初中年级)》2024年第12期60-61,共2页程水 
古人圆桌派,欢乐笑开怀!朋友们请坐,我是主持人迁迁!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然而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尤其那些遗世独立的圣贤人物,闻名于世前,往往不被世俗所接受,孤独就是他们的常态,因此说“古来圣贤皆寂寞”。不过,越是这样的人...
关键词:志趣相投 知己 圆桌 遗世独立 主持人 圣贤 古人 
青山秀水 安储圣贤——王阳明墓地选址缘由
《走进孔子(中英文)》2024年第6期54-58,共5页丁青 骆迪飞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阳明学与日本战后派文学的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NDJC144YB。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王阳明在完成两广平乱的归途中,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的船上,一代大儒客死他乡。此后,阳明先生的灵柩在弟子们的护送下,回到家乡绍兴,葬于洪溪,即今浙江省绍兴市柯...
关键词:阳明先生 王阳明 浙江省绍兴市 洪溪 青山秀水 大余县 圣贤 南安府 
结合生活认识经典与圣贤
《走进孔子(中英文)》2024年第6期72-75,共4页杨朝明 
今年4月份,为进一步增强与读者的交流,本刊组织“名家解惑:你提问我回答”活动,并通过本刊微信公众号发布通知,面向海内外读者征集研读儒家经典时遇到的问题与存在的疑惑。活动吸引了广大读者参与,并提出许多问题。现邀请专家学者就典...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 海内外读者 解惑 儒家经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