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YY093)

作品数:21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丁崇明刘相臣王恩旭甄珍徐彩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南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国际汉语学报》《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对外汉语研究》《世界华文教学》更多>>
相关主题:汉语越南语体标记否定副词偏误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高级汉语水平英语母语者对汉语语法体标记“了、着”的习得过程被引量:2
《世界汉语教学》2022年第4期531-546,共16页王昭 徐彩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3BYY09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9FYYB038);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1年度《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教学资源建设项目(YHJC21ZD-039)的资金支持。
本文结合线下与在线实验,考察了中、高级汉语水平英语母语者对汉语语法体标记“了、着”的习得过程。结果发现:(1)汉语母语者在线下和在线任务中均表现出几乎对称的词汇体-体标记交互作用;(2)英语母语者对汉语体标记的习得基本符合体假...
关键词:体标记 体假说 汉语二语习得 英语母语者 
英语为母语的华裔学生学习助词“了”的偏误情况分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1年第2期65-72,共8页刘琪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国学生汉语体貌成分习得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3BYY093)。
采用课后作文统计和调查问卷两种方法,分析了学生在使用助词“了”时产生的偏误情况,调查对象是澳大利亚博文高中学习中文的华裔学生。结果显示,学生使用最多的是句式1“动+了1+宾”;使用最少的是句式3“动+了1+宾+了2”和句式7“名词...
关键词: 动态助词 华裔 偏误分析 英语母语者 
体貌标记“了1”与“完1”的替换研究被引量: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0年第1期36-43,共8页王之洁 丁崇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国学生汉语体貌成分习得研究”(13BYY093)
“了1”和“完1”是现代汉语体貌系统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替换。本文归纳了“了1”和“完1”的替换规律,阐释了二者可以替换的原因。“了1”和“完1”在简单过去时中不能替换,在先事时中存在替换的可能,因为“了1”...
关键词:了1 完1 体貌标记 替换 
新兴主观超量构式“要不要这么A”研究被引量:1
《汉语学习》2020年第1期66-75,共10页甄珍 丁崇明 
山东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汉语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项目编号:2019Y16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国学生汉语体貌成分习得研究”(项目编号:13BYY093)资助
"要不要这么A"是现代汉语一个新兴的高频表达式,本文基于构式语法理论将其构式义概括为说话人对某主体某方面的性状做出超出"应有程度"或"可接受程度"的主观超量评价。构式的变项A以单、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为主,贬义词语与其兼容性更强。...
关键词:“要不要这么A” 构式 主观性 程度量 
“体假设”与俄语母语者“了”“着”的习得研究被引量:2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9年第4期17-26,共10页徐彩华 徐晴 王昭 丁崇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国学生汉语体貌成分习得研究”(13BYY093)
“体假设”的核心是“词汇体-语法体”的深层互动。文章以郭锐(1993)的动词情状分类为基础,通过句子合法性判断任务,以汉语母语者表现为基线考察不同汉语水平的俄语母语者体标记“了”“着”的习得规律。结果发现:(1)汉语母语心理词典...
关键词:体标记 体假设   汉语学习 俄语母语者 
汉语起始体标记“起来”在越南语中的对应形式
《世界华文教学》2018年第2期185-203,共19页刘汉武 丁崇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国学生汉语体貌成分习得研究”(项目编号:13BYY093);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华裔学习者汉语词汇知识系统发展过程及其认知机制实证研究”(项目编号:FJ2017C086)。
“起来”是汉语起始体标记,用在动态动词后,表示动作、行为的起始,用在静态动词(形容词)后,表示开始进入某种静态。起始体标记“起来”在越南语中有多种对应形式。一般情况下越南语用零形式来表示汉语起始体标记“起来”。当谓词的词类...
关键词:汉语 越南语 起始体 “起来” 对应形式 
“了”的一些制约因素、使用倾向与规则——服务于教学语法的一个个案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8年第4期1-9,共9页丁崇明 荣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国学生汉语体貌成分习得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3BYY09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KZZY2014070)
汉语体貌标记"了"不是强制性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应明确告诉学生哪些句法结构在哪种语义环境下必须加,或不能加,或可加可不加。文章根据考察总结出一些必须加"了"的句法语义条件,不能加"了"以及可加可不加的句法语义条件。指出简单动...
关键词:“了” 制约因素 使用规则 句法条件 语义条件 
汉语延续体标记“下来”“下去”在越南语中的对应形式
《国际汉语学报》2018年第1期96-110,共15页刘汉武 丁崇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国学生汉语体貌成分习得研究”(项目号:13BYY093)的阶段性成果
"下来""下去"是汉语延续体标记,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延续。"下来"是朝参照点方向延续的,可有终止点;"下去"是偏离参照点方向延续的,没有终止点。它们在越南语中有多种对应形式。从认知角度看,延续体标记"下来""下去"及其...
关键词:延续体 下来 下去 汉语 越南语 
汉语持续体标记“着”在越南语中的对应形式
《海外华文教育》2018年第1期54-65,共12页刘汉武 丁崇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国学生汉语体貌成分习得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3BYY093
持续体标记"着"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汉语学习者不可回避的语言项目之一。越南语中没有持续体概念。本文以王硕《看上去很美》及其越译本为对比语料,寻找"着"在越南语中的各种对应形式。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句式(不管是在基本句...
关键词:汉语 越南语 持续体  对应 
主观极性程度量构式“还能再A点吗”研究被引量:9
《汉语学习》2017年第1期30-38,共9页甄珍 丁崇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国学生汉语体貌成分习得研究"(项目编号:13BYY093);辽宁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现代汉语主观程度量构式研究"(项目编号:L15EYY003)资助
"还能再A点吗"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一个新兴的高频构式,表达说话人对某一主体某一方面的性状特征做出已达到自身心理预期和可接受度极值的主观极量评价。构式中的变项成分A以单双音节贬义形容词为主,是一个典型陈述性构式。多数构式用例带...
关键词:“还能再A点吗” 构式语法 主观程度量 负面评价 群体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