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YY016)

作品数:7被引量:2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宏国鞠红叶荭张颖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中国外语》《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低调陈述语义演变语法化教学模式实证研究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低调陈述修辞研究被引量:2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72-79,共8页鞠红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使用的汉英‘低调陈述’认知维度拓展研究”(13BYY016)。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以解决社会中遇到的语言实际问题为目标的适用性语言学理论,能够有层次、有系统和全面地描写和解释运用中的低调陈述。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元功能和语言层次性框架为参照,分析低调陈述修辞语言使用者作出的选择,...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 低调陈述 纯理功能框架 文化语境框架 
基于隐喻认知功能的英汉轭式搭配诠释被引量:4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10-115,共6页叶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YY016);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3B048);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12jyxm077)
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功能为出发点,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的视角对英汉轭式搭配的构成进行深层诠释,发现相似性是轭式搭配构建的基础。轭式搭配通过拈词过滤和锁定事物间的相似性,将本体的属性特征映射到拈体上,激活并突显...
关键词:轭式搭配 隐喻 认知功能 拈词 逆向轭式搭配 
“Think-Pair-Share”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8期48-54,共7页张颖 
安徽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YXM201287)阶段性成果之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YY016)资助
以主动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尝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引入"Think-Pair-Share"教学模式。通过前测—实验—后测的实验方法对学生语言输出的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实验组通过相关训练后,较之...
关键词:Think-Pair-Share 实证研究 英语口语教学 
“够了”的语义演变与语法化被引量:10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4期84-91,共8页张宏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3BYY016);国家留学基金项目(留金发[2013]3050号);安徽大学青年骨干教师项目(编号:33010063);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第三批青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SKQN1113)的资助
动词"够"和助词"了"从松散结构,到组合使用,再用作话语标记,经历了语法化过程。"够了"的语义有四种用法:表具体满足义的"够了1",表抽象满足义的"够了2",表极限程度义的"够了3"和表否定态度义的"够了4"。"够了"的语法化机制主要包括认知...
关键词:够了 语义演变 语法化 机制 
“够了”的词汇化及话语标记功能研究被引量:2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46-152,共7页张宏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使用的汉英‘低调陈述’认知维度拓展研究"(13BYY016);安徽大学"首批青年骨干教师项目"(33010063);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第三批青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英汉白谎语用认知对比研究"(SKQN1113)
"够了"从松散结构到连用现象,最后演变为语气词,经历了词汇化过程。在词汇化过程中,"够了"语义在认知隐喻的作用下发生了明显的泛化和虚化;"够了"位置后移,可以充当谓语和补语,语法功能虚化;处于句末的"够了"具有新信息特征,在语言经济...
关键词:够了 词汇化 话语标记 否定 
英语低调陈述原型效应被引量:5
《中国外语》2013年第4期45-50,共6页鞠红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英汉低调陈述修辞语用认知对比研究"(08JA74000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YY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追溯以往学者运用西方各种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英语低调陈述修辞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原型范畴理论对低调陈述现象的存在进行解释,认为低调陈述既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又是认识世界或范畴化的结果。从内涵及定义结构来看,不能以一套必要充分条...
关键词:原型理论 低调陈述范畴化 认知过程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春秋笔法”解读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3年第2期188-192,共5页叶荭 
国家社科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13 BYY016);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SK2013B48);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2012jyxm077)的阶段性成果
“春秋笔法”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具有微言大义、一字褒眨、婉而成章等特征的修辞手法。本文以钱钟书和简‘奥斯丁小说为例,从“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四个方面比较中西方两位作家在运...
关键词:春秋笔法 钱钟书小说 简·奥斯丁小说 修辞机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