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07)

作品数:45被引量:16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国林李君亮肖峰刘振陈凡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大学广州行政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界》更多>>
相关主题:技术哲学哲学分析信息技术研究纲领自然类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技术进步的哲学审视被引量:7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8年第1期62-66,共5页吴国林 程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15ZDB01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研究"(11JZD007)
技术进步是一个有较多争议的概念。解析"技术"及"进步"的概念内涵,是明确技术进步概念的基础。技术进步的表现形式有技术知识的增加、技术人工物数量和种类的增长、技术系统效能的提升。技术进步在伦理取向上应该与人类的一般价值维度...
关键词:技术进步 衡量标准 伦理取向 
特修斯-副本论证和人工物的同一性被引量:1
《哲学动态》2017年第10期87-92,共6页刘振 
201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项目"分析的技术哲学研究"(11JZD007);2015年度复旦大学文科项目"分析的技术哲学研究"(WJH3155001)的阶段性成果
事物构成部分的变化会引发其同一性问题,副本论证集中体现了此问题的困难之处,因此该论证也成为当代形而上学争论问题的一个平台。关于个人的副本论证是原始版本,分存论和整存论的各自解释策略将会在他们对张三-副本论证的回应中得到展...
关键词:副本论证 历时同一性 整存论 分存论 意向实体 
技术进步的内在哲学分析被引量:4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41-46,共6页吴国林 程文 
201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07);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15ZDB019);华南理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团队建设项目(x2sx/C2170110)
技术自身有其内在的进步性,取决于技术自身的内在逻辑。技术进步具有自主性,是技术实践、技术实体、技术知识相互促进的内在统一。技术人工物是技术的核心标志,也是技术进步的核心标准。技术进步体现在技术人工物的材料、结构及功能的...
关键词:技术进步 技术构成 自主性 
“技术负载价值”的哲学分析被引量:2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47-55,共9页肖峰 
201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07);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15ZDB019)资助
"技术负载价值"被视为对"技术中性论"的否定,如果基于分析技术哲学的方法,对技术负载的价值的准确含义进行深入的语义和语境分析,则会发现两者的分歧无非在于对技术负载价值的阶段不同。广义地说,"技术负载价值"就是指人在设计、制造、...
关键词:技术 价值 技术负载价值 分析技术哲学 
技术人工物的自然类分析被引量:1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56-61,68,共7页叶路扬 吴国林 
201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07);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15ZDB019);华南理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团队建设项目(x2sx/C2170110)
自然类是自然的而不是人为的分组。自然类的划分标准是结构、功能与要素的统一,还有时间性标准。从结构、功能与要素以及时间性四个因素分析技术人工物,可以确定人工类属于自然类,自然类的划分标准同样适用于人工类的划分。技术人工物...
关键词:自然类 人工类 技术人工物 实在性 
论技术知识再分类的可能进路被引量:7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7年第4期46-51,共6页林润燕 吴国林 
201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研究"(项目批准号:11JZD007)
技术知识是指以人为主体关于设计、制作和使用技术人工物所需的知识体系。卡彭特、罗波尔、文森蒂和德维斯等哲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技术知识进行归类,而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技术知识的内容框架也在不断演变,技术知识的分类需再探讨。以...
关键词:技术知识 模块化 分类 子模块 
论技术知识的分类与逻辑结构被引量:2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7年第1期92-96,共5页林润燕 吴国林 
201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研究"(11JZD007)
技术知识是指关于设计、制造和使用技术人工物的知识体系,国内外学者文森蒂、罗波尔、德维斯等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但各个分类的依据、逻辑和优劣不同。技术知识的分类要能够说明一个技术人工物从设计到生产出产品的全过程。以直板...
关键词:技术知识 再分类 手机按键 四个标准 
技术知识的认识论追问被引量:2
《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第23期258-262,共5页林润燕 吴国林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研究"(11JZD007)
柏拉图以信念、真和辩护为三要素对知识作出了定义,此传统知识定义不能涵括各种类型的技术知识,且"柏拉图定义"的"葛梯尔问题"也存在技术知识之中。考察技术知识分类的历史演进,其演进过程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且效用性为技术知识的主要...
关键词:技术知识 分类逻辑 有效性 再定义 
现代技术发明何以可能?——对德绍尔现代技术发明思想的批判性审视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6年第5期84-88,共5页曾丹凤 吴国林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资助项目(11JZD007)
德绍尔认为预先存在于上帝理念世界中的柏拉图式的现代技术理念使得现实世界中的现代技术发明得以可能。德绍尔忽视了现代技术发明与人的类本质力量发生的必然联系。打开现代技术发明活动的黑箱,发明活动需要的"六因",即目的因、先验因...
关键词:现代技术发明 先验前提 人类理性 二重性 工程语言 
论分析技术哲学的可能进路被引量:33
《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29-51,202,共23页吴国林 
201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研究"(批准号11JZD007)资助
技术人工物的二重性研究纲领是分析技术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该纲领把技术人工物所具有的物理的和意向的两种性质,转变为结构与功能的二重性。为克服技术人工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难问题",需要从技术人工物的二重性转向系统...
关键词:技术人工物 分析技术哲学 全同性假设 技术陈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