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04-PS19)

作品数:14被引量:18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文钰王小春雍太文邓小燕张群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仁寿县农业局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应用生态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作物学报》《草业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玉米大豆套作施氮量养分吸收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种间根系互作效应与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6
《西南农业学报》2022年第12期2758-2771,共14页肖特 崔阔澍 黄文娟 杨文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09,2016YFD0300602);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4-PS19);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18SZYD0003);四川省科技创新创业苗子工程(2016RZ0061);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2022YFN0045)。
【目的】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对2种作物根系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探究其种间竞争和促进作用。【方法】大田环境下,采取不同种植模式结合地下分隔试验,测定玉米和大豆的产量、生物量、根长密度(RLD)、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分析作物...
关键词:玉米 大豆 套作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根系分布 
带状套作模式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规律——以玉米大豆为例被引量:11
《西南农业学报》2022年第8期1770-1775,共6页肖特 崔阔澍 黄文娟 杨文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09,2016YFD0300602);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4-PS19);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18SZYD0003);苗子工程(2016RZ0061)。
【目的】研究玉米/大豆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为优化肥料利用,以最低的肥料成本获得更好的作物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2020年,以玉米/大豆带状套作连作(MS1)、玉米/大豆带状套作轮作(MS2)、玉米...
关键词:玉米 大豆 套作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全氮 空间分布 
玉米/大豆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空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6
《草地学报》2022年第7期1801-1810,共10页肖特 崔阔澍 黄文娟 杨文钰 张文博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4-PS1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09,2016YFD0300602);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18SZYD0003);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苗子工程(2016RZ0061);重点研发计划(2022YFN0045)资助。
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及其在土壤微生态、养分循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本试验于2018—2020年,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在带状套作玉米/大豆连作(MS1)、带状套作玉米/大豆轮作(MS2)、传统套作玉米/...
关键词:种植模式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 空间分布 
种植方式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养分吸收和种间竞争的影响被引量:57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年第6期659-667,共9页雍太文 刘小明 宋春 周丽 李星辰 杨峰 王小春 杨文钰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96);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PS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1669)资助
为探寻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作物间的资源竞争关系,揭示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增产机理,本研究以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简称玉豆套作)为对象,通过2 a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玉豆套作带状连作(A1)、玉豆套作带状轮作(A2)、玉豆套作等行距种植(A3)...
关键词:玉米 大豆 带状套作 连作 轮作 产量 养分吸收 种间竞争 
前作和施氮量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大豆科学》2015年第3期408-413,共6页刘国丹 王小春 文熙宸 蒲甜 杨文钰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100400);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4-PS19)
为完善以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为核心的三熟模式配套栽培技术,提高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大豆的产量,研究了小麦(A1)、豌豆(A2)、蚕豆(A3)及马铃薯(A4)4种前作处理和施氮0(B1),30(B2)和60(B3)kg·hm-23种水平对大豆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
关键词:不同前作 施氮量 大豆 产量 
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模式下玉米光合特性差异及氮肥调控效应被引量:1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年第2期141-149,共9页王小春 杨文钰 邓小燕 张群 雍太文 刘卫国 杨峰 毛树明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1);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4-PS19);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2011NZ0098-15-2);四川玉米单季稻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2012BAD04B13-2)资助
玉米与大豆或甘薯套作是西南地区玉米种植的两种主要模式,为探讨两种套作模式下玉米光合特性差异及施氮效应,于2008―2010年在四川省2个玉米主栽区,开展了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两种模式的定位试验,对比两种模式下玉米光合特性的差异;在...
关键词:西南地区 玉米/大豆(甘薯)套作 施氮量 光合特性 生物量 
玉/豆和玉/薯模式下氮肥运筹对玉米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被引量:9
《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第10期2868-2878,共11页王小春 杨文钰 邓小燕 张群 雍太文 刘卫国 杨峰 毛树明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1);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4-PS19);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2011NZ0098-15-2);四川玉米单季稻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2012BAD04B13-2)资助
过量施用氮肥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氮肥合理使用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研究了西南玉米两种主要套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玉米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分带轮作种植玉/豆模式后,玉米收获期植株中的氮素积累较玉...
关键词:玉/豆(薯)套作 玉米 氮肥运筹 氮素利用率 土壤硝态氮 
玉/豆和玉/薯模式下土壤氮素养分积累差异及氮肥对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被引量:3
《水土保持学报》2014年第3期197-203,221,共8页王小春 杨文钰 邓小燕 张群 雍太文 刘卫国 杨峰 毛树明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1);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4-PS19);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2011NZ0098-15-2);四川玉米单季稻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2012BAD04B13-2)
为探讨西南玉米主要2种套作模式下土壤氮素养分变化规律和植株氮素积累差异以及施氮对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的影响,在四川2个玉米主栽区进行连续4年的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带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甘薯带,而铵态氮积累量则相反;连...
关键词:玉豆(薯)套作 玉米 施氮量 土壤养分 硝态氮积累与分布 
大豆蚜胁迫对不同抗蚜性大豆材料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大豆科学》2013年第2期276-278,共3页王海建 陈华保 蒋春先 马方芳 李庆 杨文钰 杨群芳 徐翔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201203096);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CARS-04-PS19)
为探究不同大豆材料的抗蚜机理,初步研究了蚜虫胁迫后不同抗蚜性大豆材料叶片内MDA含量及各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接种大豆蚜24 h后,不同抗蚜性大豆材料MDA含量及SOD、POD、PPO和PAL活性均呈现上升的趋势,表现为抗蚜性越强,MD...
关键词:大豆 大豆蚜 抗性 保护酶 
磷钾对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2年第3期318-328,共11页雷婷 向达兵 郭凯 杨文钰 刘增禹 陈小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11CB100400);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助项目(CARS-04-PS19);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103001)
在"玉/豆"套作模式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磷、钾营养对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完熟期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总量及根、茎、叶、荚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施钾量增加而增加,随施磷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  套作大豆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