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51019)

作品数:11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汤拥华聚宝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争鸣》《民族文学研究》《明清小说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译本文学《三国演义》蒙古文罗蒂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激进与实用的诗学:朗西埃和罗蒂的对话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18年第1期5-16,共12页汤拥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美国实用主义文学观研究"(批准号:13YJC7510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当代西方前沿文论研究"(批准号:14ZDB087)成果
罗蒂的论述在20世纪90年代初受到朗西埃的注意,两人皆有"从哲学走向文学"的主张,在理论立场上可引为同道,具体论述却多有分歧。我们不妨将两人的文论观点加以系统化,分别命名为"激进的诗学"与"实用的诗学",以深入探究法国激进哲学与美...
关键词:罗蒂 诗学 激进 对话 20世纪90年代初 哲学走向 学术理路 人文学术 
《西部世界》、自我意识与阿里阿德涅的迷宫被引量:1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21-31,共11页汤拥华 
教育部社科研究青年基金"当代美国实用主义文学观研究"(13YJC751019)
《西部世界》提供了一种让人类认识自身的情境,即对照与真人无限接近的仿生人,反思人之为人的本质与世界的终极意义,但这只是一个哲学的迷宫。剧中所表现的对人工智能科技的忧虑,与其说支持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不如说是围绕自我意...
关键词:《西部世界》 自我意识 心灵 自由意志 人工智能 
重审比较文学视域内的“文学性”问题——从韦勒克到罗蒂的考察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6年第8期134-141,共8页汤拥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美国实用主义文学观研究"(13YJC75101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当代西方前沿文论研究"(14ZDB087)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的立意,是要在比较文学的视域内,对文学性(literariness)范畴做出新的探讨。虽然这一范畴在理论上已显得可疑而过时,但在对具体文学现象的研究中,"文学何以为文学"仍然是富有活力的问题,对于总结和提炼文学经验仍有实际效用。...
关键词:韦勒克 文学传统 本质主义 卡勒 实际效用 乔纳森 文学经验 世界文学 罗蒂 伯恩海默 
文学:在话语与生存之间——文贵良著《话语与文学》读后
《现代中文学刊》2016年第1期99-103,共5页汤拥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课题"当代美国实用主义文学观研究"阶段性成果
文贵良教授的论文集《话语与文学》从话语研究的角度切入20世纪中国文学的生存状态,这不是简单搬用西方话语权力理论,而是依凭扎实的历史考察、深入的哲学探讨和敏锐的形式分析,构建起"话语生存论"的问题系统与价值诉求。这一工作不仅...
关键词:文学 话语 生存 
毛评本《三国演义》蒙古文诸译本汇论被引量:2
《中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4期53-61,共9页聚宝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蒙古国所藏明清小说蒙译本整理与研究"(14BZW16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三国演义>蒙古文诸译本研究"(13YJC751019)阶段性成果
文本译介是《三国演义》在蒙古地区传播的最基本途径。已知《三国演义》蒙译本分属240回本和120回本两大系统。就时空延续的意义上讲,120回本《三国演义》蒙译本尤显重要。据新发现的资料,120回本《三国演义》在国内外曾至少产生三种不...
关键词:《三国演义》毛评本 翻译 蒙译本 
蒙古文《关公圣帝与貂蝉女论史》来源及其价值被引量:1
《民族文学研究》2015年第3期127-136,共10页聚宝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三国演义〉蒙古文诸译本研究>(项目编号:13YJC751019)的阶段性成果
蒙古文古旧抄本《关公圣帝与貂蝉女论史》曾被蒙古文古籍目录著录四种传抄本,然而这些抄本迄今未曾引起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文章首次对这些传抄本的版本及其收藏情况加以简要介绍的同时,通过对今存相关文献实物的文本比对,初步确定了这...
关键词:《关公盘道》《关公圣帝与貂蝉女论史》 蒙译本 
蒙古国所藏蒙古文《四大奇书第一种》研究被引量:2
《明清小说研究》2014年第4期35-48,共14页聚宝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国所藏明清小说蒙译本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称4BZW16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三国演义>蒙古文诸译本研究"(项目编号:13YJC751019);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三国演义>在蒙古地区的翻译传播研究"(项目编号:NJZC13058)阶段性成果
以往,学界关于《三国演义》蒙古文译本的关注基本都集中于嘉靖本蒙译本或毛评本的特睦格图译本上。本文首先披露了一种蒙古国境内收藏的鲜为人知的毛评本《三国演义》蒙译本,继而对该本的文献特征以及不同传抄本作了简要介绍;同时,对其...
关键词:蒙古国 《四大奇书第一种》 《三国演义》蒙译本 学术价值 
嘉靖本《三国演义》蒙译本述略被引量:3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27-132,共6页聚宝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三国演义>蒙古文诸译本研究"(13YJC751019);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蒙古国所藏明清小说蒙译本整理与研究(14BZW165)"研究成果
笔者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嘉靖本蒙古文《三国演义》抄、刻本与满文译本、汉文原著的比较研究,进一步确定了240回《三国演义》蒙译本转译自嘉靖本满文抄本。继而,对国内外现存嘉靖本《三国演义》蒙译本的收藏、分布情况及其典...
关键词:三国演义 嘉靖本 蒙译本 
文本的追问与文学性的重构——以乔纳森·卡勒对罗兰·巴特后期文本观的批评为参照被引量:1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30-38,共9页汤拥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美国实用主义文学观研究"(13YJC751019)
本文以罗兰·巴特后期文本观以及乔纳森·卡勒对此文本观的批评为参照,就文本与审美以及文学性的关系展开考察。常见的误解是,随着文本概念的流行和"理论时代"的到来,文学性已成为本质主义的遗物;本文则力图展示,有关文本的深入探究必...
关键词:作品 文本 审美 文学性 
伊格尔顿:作为“事件”的文学——从《理论之后》到《文学事件》被引量:8
《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1期53-61,共9页汤拥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课题"当代美国实用主义文学观研究"(13YJC751019)的阶段性成果
伊格尔顿认为,文学作品是结构与事件、事实与行动的统一体。作为整体的文学传统与外在的社会历史既对立又交织,这不仅仅是某一给定的客观现实和文学作品对其的反映,而是作为事件的文学作品以特定的形式策略在世界中的出场。文学作品的...
关键词:理论 文学 事件 伊格尔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