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770023)

作品数:13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绍东李养民郑承燕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咸阳师范学院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咸阳师范学院学报》《史学史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秦汉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秦始皇匈奴游牧文化汉代历史局限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秦朝北击匈奴的若干问题辨析被引量:9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119-123,共5页王绍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08JA770023);内蒙古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基地项目(NSJY091)
在统一天下后不久,秦始皇就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对于秦始皇的这一举动,历来研究者多持肯定和赞赏的态度。但仔细考察分析当时的局势,可以看到:当时匈奴自身的力量有限,其主要对手是东胡和月氏,并未对秦朝构成重大威胁;"河南地...
关键词:秦始皇 秦朝 匈奴 河南地 
论农耕传统对中国高储蓄率的影响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38-41,共4页王绍东 高秀艳 李永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JA770023)
中国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悠久的农耕传统与强烈的灾荒记忆。几千年的农业生产传统,使勤劳节俭的品德贯穿到了中国人的文化血液之中,并被保留、传承,成为一种民族性格。在灾害频发的农业社会,储蓄是农民对付灾荒的基本手段,灾荒...
关键词:中国 高储蓄率 农耕传统 灾荒记忆 
关于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两个问题的辨析——以战国秦汉时期为视角被引量:2
《河北学刊》2012年第5期60-64,共5页王绍东 
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秦汉时期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碰撞交融关系研究>(08JA770023)
从人类文明史整体发展阶段而言,绝不能简单地认为游牧生产方式落后,农耕生产方式先进;游牧民族进攻,农耕民族防御。在长城以北发展游牧经济,既突破了环境对人类的限制,又保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在战国秦汉时期,农...
关键词:战国秦汉 农耕民族 游牧民族 生产方式 环境 
故土文化与昭君出塞
《秦汉研究》2011年第1期69-75,共7页王绍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批准号:08JA770023);内蒙古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基地项目(批准号:NSJY091)
王昭君出使塞外,被作为历史上民族团结与友好的佳话,在民族关系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翦伯赞诗中所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曲,鸣镝无声五十年。'昭君出塞,巩固了汉匈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加强了...
关键词:载史 守国 关系 长城 鸣镝 民族 雄图 交和 佳话 文化交流 
论司马迁对秦史研究的贡献与突破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95-99,共5页王绍东 刘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08JA770023);内蒙古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基地项目(项目批准号:NSJY091)
秦朝短命而亡,在汉初的思想界与史学界,"过秦"思潮成为时代主流。司马迁以一个史学家的远见卓识,从理论上肯定秦朝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打破了不敢道秦的禁忌;在修史实践上,全面、完整地记述秦朝的兴亡过程,探索秦朝的兴衰之因,揭示秦国发...
关键词:司马迁 《史记》 秦史 
西汉盐铁会议上的“过秦”与“道秦”被引量:3
《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2期12-18,共7页王绍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08JA770023);内蒙古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基地项目(项目号:NSJY091)
西汉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与桑弘羊等人曾对秦朝历史的系列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出现了"过秦"与"道秦"的两种不同声音。贤良文学的"过秦"是汉初"过秦"思潮的继承和延续,意在引起人们对秦朝速亡教训的思考和警觉,从而论证调整政策的必要...
关键词:西汉 盐铁会议 过秦 道秦 
论游牧文化对秦文化的影响与秦对游牧文化的整合被引量:3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4-19,共6页王绍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秦汉时期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碰撞交融关系研究"(08JA770023)
秦文化是以游牧文化为基础形成的文化,是一种富于进取精神和征服欲望的"虎狼文化"。秦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相似是由于秦人特殊的发展道路与地理政治环境等因素造成的。秦文化的特点相对于中原地区那种内敛,保守,柔弱怕变,适可而止的文化特...
关键词:游牧文化 秦文化 
从“沙丘政变”看历史发展中的偶然与必然被引量:6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86-90,共5页王绍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08JA770023);内蒙古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基地项目(NSJY091)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巡游途中,赵高与胡亥、李斯联合发动了"沙丘政变",胡亥成为二世皇帝,改写了秦朝的历史进程。整个政变过程由一系列事件组成,而每一事件的发生似乎都充满了偶然与巧合,稍有差池都可能导致事件的结果全然不同。然...
关键词:秦始皇 秦二世 赵高 沙丘政变 专制文化 
论匈奴族史学的表现形式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113-117,共5页王绍东 郑承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批准号:08JA770023);内蒙古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基地项目(批准号:NSJY091)
匈奴族作为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曾经在纵横数万里、上下近千年的时空范围内,繁衍生息,有声有色地创造了历史。匈奴族虽然没有留下用本民族文字记述的系统的历史资料,但是匈奴族的史学发展和历史意识应该是悠久而丰富的。从葬俗与祭...
关键词:匈奴族 史学 表现形式 
档案成就的汉初三相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16-18,50,共4页王绍东 李养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JA770023)
秦汉时期,档案直接为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服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萧何收存秦朝档案典籍,并运用档案帮助刘邦打天下与治天下;曹参"攻城略地,功最多",被记录在军功档案之中;张苍作为秦汉两代的档案工作者,在"文景之...
关键词:秦汉 档案 丞相 政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