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ZS020)

作品数:5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潘斌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史学月刊》更多>>
相关主题:礼学三礼经学观《仪礼》《国粹学报》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20世纪中国“三礼”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5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5期161-170,176,共10页潘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1XZS020)
20世纪中国的"三礼"研究涉及面广,"三礼"本经所记之名物制度、思想学说,"三礼"学文献之版本、辑佚、成书问题以及历代学者之"三礼"学,均有涉及,出版了不少专著,发表了一些高水准的学术论文。20世纪的"三礼"研究突破了传统经学的考据法,...
关键词:20世纪 三礼 三礼学 
吴之英《仪礼》学刍议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6-9,63,共5页潘斌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二十世纪中国三礼学史"(11XZS020)的成果之一
吴之英于《仪礼》的诠释多涉及名物、礼制,并重视阐发礼意,这与郑玄注《仪礼》精简的特点相一致。吴之英《仪礼奭固》也较为精炼,容易把握,同时他对郑玄达诂高见也多有吸纳。吴之英继承了宋以来经学家们治《仪礼》不株守成说的路子,他...
关键词:吴之英 《仪礼》 《仪礼》学 
詹子庆先生的礼学研究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年第5期103-108,共6页潘斌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二十世纪中国三礼学史"(11XZS020)的成果之一
詹子庆先生对礼之功能的探讨,其着眼点有社会政治层面的,即周礼对先秦时期社会政治所产生的影响;亦有民族融合或思想层面的,即周礼对先秦时期民族融合、周人思想的影响。此外,詹先生还对礼学与中国传统史学的关系以及礼学在中国传统史...
关键词:詹子庆 礼学 史学 
刘师培“三礼”学之古文经学观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13年第1期123-126,共4页潘斌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二十世纪中国三礼学史"(11XZS020)
仪征刘氏家族以《左传》学而扬名学界。刘师培秉承家学,然其研究领域已突破《左传》而及“三礼”。刘氏自言:“余平生述造,无虑数百卷。清末旅扈,为《国粹学报》撰稿,率意为文,说多未莹。民元以还,西入成都,北届北平,所至任教...
关键词:“三礼” 刘师培 经学观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刘氏家族 古文 《国粹学报》 《左传》 
皮锡瑞“三礼”学的今文经学观被引量:1
《古代文明》2012年第1期106-111,114,共6页潘斌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国三礼学史"(11XZS020)阶段成果
皮锡瑞赞同以《仪礼》十七篇为孔子所定之说;认为《周礼》当出自六国时人,非必出于周公,亦非刘歆伪作;《礼记》中如《王制》和《礼运》这样有着完整意义的篇目,当可分篇别出,《王制》为孔门弟子所作。在重视经学家法的观念下,皮氏对《...
关键词:皮锡瑞 《周礼》 《仪礼》 《礼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