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2011]659)

作品数:6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戴登云岳振国罗明礼杨荣吴雪丽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乐山师范学院四川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文理学院学报》《民族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成人教育》更多>>
相关主题:民族高校学习知识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手机文化:一种大众的消费文化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82-85,共4页王绍林 
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综合改革"(川教函[2011]659号)
手机文化是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也是多元的文化形态,它在本质上属于大众文化,在技术上又属于通俗文化和边缘文化,既与传统文化有关,又与当代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具体表现。随着现代消费观念的变化,它又充分反映人...
关键词:手机文化 消费文化 大众文化 
论民族院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被引量:2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85-89,共5页岳振国 
2011年度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子项目"民族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文本细读研究"(川教函〔2011〕659号);西南民族大学2014年度教改项目(2014ZC21)
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占据重要位置。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民族教育 教学模式 作品解析 
对民族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年第11期91-92,135,共3页吴雪丽 杨于卓 
2011年度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子项目:“民族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文本细读研究(川教函[2011]659号)”;西南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民间文学课程‘从课堂到田野’的改革与实践”
在民族高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应该在经典作家、作品的讲述中注重少数族群的民族经验与民族记忆,在文学思潮的更迭中关注整个少数民族写作和主流汉语书写之间复杂的对话关系,这不仅是谱系学的知识还原,也是对不同族群文学与文化的...
关键词:民族高校 现当代文学教学 对话关系 
从“学习知识”到“生成知识”: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被引量:2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23-126,共4页戴登云 
2011年度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子项目"民族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文本细读研究"(川教函[2011]659号)
学习美学的困难,根子在于学生对"美学知识"的错位认知: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仍习惯将"美学知识"视为是一种"现成知识";事实上,"美学知识"乃是一种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历史认知和理论思考来予以反思的"生成知识",具有生成性和未...
关键词:美学课程 教学改革 现成知识 生成知识 
高师院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之重构被引量:1
《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第7期142-144,共3页罗明礼 
四川省2011年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高师英语专业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川教函[2011]659号);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高师院校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编号:TER2009-001);乐山师范学院2010年普通高中新课改专项教研重点项目"普通高中新课改背景下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ZXJG2010-ZD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社会的转型、经济的发展、就业的压力要求高师英语教学管理者在秉承传统教师教育办学的同时,应积极探讨分类、分层、分流、分项人才培养改革模式,探索和创新高师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之新路径。
关键词:高师院校 英语特色人才 培养模式 
民族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文本细读的意义及方法被引量:1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77-82,共6页杨荣 
2011年度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子项目(川教函[2011]659号)
如今电脑网络的发展已成为塑造这个星球上生活的决定性因素,导致了文化快餐的盛行。80后、90后"浅阅读"现象越来越严重,民族院校学生又有其特殊性。而文学课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故而我们认为,应真正确立文本细读在民族院校文学课中的...
关键词:电脑网络 文化快餐 浅阅读 文本细读 意义与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