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873039)

作品数:11被引量:10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何驽徐凤先赵永恒黎耕李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更多>>
相关期刊:《三代考古》《中国科技史杂志》《自然科学史研究》《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更多>>
相关主题:《周髀算经》出土圭表陶寺城址补正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历史地理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陶寺圭尺“中”与“中国”概念由来新探被引量:8
《三代考古》2011年第1期85-119,共35页何驽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Ⅲ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黄河、长江及西辽河流域精神文化的发展研究”(2010BAK67B06)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陶寺史前观象台天文考古学研究”(项目编号:10873039)资金支持
何谓'中国'的由来?这个问题至今仍是萦绕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迷惑。纷纭众说一直没能给国人一个比较合理清晰的答案。陶寺中期王级大墓ⅡM22出土的漆杆ⅡM22:43的圭尺功能,为破解'中国'概念由来的困惑投射出一线希望。一、陶寺圭尺功能...
关键词:大墓 遗址 特征 新探 功能 王级 学者 
陶寺圭尺补正被引量:15
《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年第3期278-287,共10页何驽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编号:2010BAK67B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0873039)
文章通过陶寺遗址当地前2100—前2000年二分二至晷影长度精算,按照25厘米=1陶寺尺基元折算,同陶寺圭尺IIM22∶43彩段刻度对比分析,辅证以同墓东南壁龛出土的测影仪器圭表附件玉景符IIM22∶23和玉垂悬IIM22∶128,结合陶寺早期墓葬M2200...
关键词:天文考古 陶寺 圭尺 
“日影千里差一寸”观念起源新解被引量:9
《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年第2期151-169,共19页徐凤先 何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087303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项目编号:KJCX2-YW-T15);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古代科技史项目(项目编号:Y023011003)
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观念在中国天文学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结合考古学和考古天文学的新发现和新的研究结论,并重新分析解读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得出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观念当产生于国家建立之际黄河中游两个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尧都陶寺和...
关键词:日影千里差一寸 周髀算经 周礼 陶寺 王城岗 
陶寺ⅡM22漆杆与圭表测影被引量:11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年第4期363-372,共10页黎耕 孙小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087303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项目编号:KJCX2-YW-T15);美国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项目编号:GrantNo.14895)
通过计算分析,推测《周髀算经》中的冬夏至影长可能是陶寺文化时期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观测得到的。2002年,在陶寺遗址中期城址的王墓IIM22中出土一根漆杆,经过对该漆杆进行复原,并进行计算与模拟观测,得出漆杆上的粉色环带所对应的日期...
关键词:陶寺 圭表测影 ⅡM22漆杆 《周髀算经》 
中国古代遗址的天文考古调查报告——蒙辽黑鲁豫部分被引量:10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年第4期384-406,共23页孙小淳 何驽 徐凤先 高江涛 黎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087303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项目编号:KJCX2-YW-T15);美国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项目编号:GrantNo.14895)
对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等地部分重要疑似具有天文观测与天象崇拜功能的考古遗址进了天文考古考察。遗址年代跨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到1700年前的魏晋时代。这是在中国境内第一次大范围的考古天文调查。首先提出对...
关键词:考古天文学 地平历 天象崇拜 史前文化遗迹 日出方位观测 圭影测量 
Gnomon shadow lengths recorded in the Zhoubi Suanjing:the earliest meridian observations in China?被引量:1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9年第12期1377-1386,共10页Yong Li Xiao-Chun Sun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rant Nos.10973022 and 10873039)
The Zhoubi Suanjing,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cient Chinese books on mathematical astronomy, was compiled about 100 BC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BC 206 - AD 23). We study the gnomon shadow lengths for the 24 so...
关键词: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astronomy -- solar meridian observation -- ac-curacy -- solar-terrestrial relations -- methods: statistical 
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级大墓ⅡM22出土漆杆“圭尺”功能试探被引量:42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第3期261-276,共16页何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0873039);中华文明探源工程II阶段“陶寺专项”资金
2002年,素有"尧都平阳"之称的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墓ⅡM22的头端墓室东南角,出土了一件漆木杆ⅡM22∶43,残长171.8厘米,上部残损长度为8.2厘米,复原长度为180厘米。漆杆被漆成黑绿相间的色段加以粉红色带分隔,显然具有特殊功能。尤...
关键词:陶寺城址王墓IIM22 漆杆 圭表 
以相对历日关系探讨金文月相词语的范围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年第1期89-101,共13页徐凤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0873039)
金文月相词语的含义是西周年代学的难点。设计了一种方法,避开每件铜器属于哪个王世以及每个王在位的历史年代的问题,选择7组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月相历日的金文材料,由历日的相对限制关系探讨各个月相词语的可能范围。结果认为既生霸和...
关键词:金文 月相词语 初吉 既生霸 既望 既死霸 
《周髀算经》与阳城被引量:13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年第1期102-109,共8页赵永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0873039)
根据《周髀算经》中的盖天模型,用天文学方法对其实测数据进行了拟合,确定《周髀算经》的观测年代为公元前511年左右。同时,还对西汉末年、西周初年和夏初的二至晷长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出了对应的观测年代和可能的观测地点,与古代文献记...
关键词:《周髀算经》 年代 阳城 地中 盖天说 
二十八宿的形成与演变被引量:17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年第1期110-119,共10页赵永恒 李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0873039)
二十八宿的起源是中国天文学史中的重要问题。使用天文计算的方法,以二十八宿与天赤道符合的程度、月行宿度和对偶情况,确定二十八宿体系的形成年代为公元前5670年左右。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二十八宿体系的演变和起源的过程。
关键词:二十八宿 年代 起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