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509)

作品数:7被引量:5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贺仲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津社会科学》《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十七年文学乡土本土化现代性困境守望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回到文学的鲁迅——对当前鲁迅研究的思考被引量:8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28-133,共6页贺仲明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6-0509)
受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我们以往对鲁迅的认识主要侧重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文学方面关注得不是很充分。这是对鲁迅意义的局限。在当前社会文化中,启蒙的意义和方向正寻求着反思,对鲁迅的认识也应该超越启蒙文化的限度,才能真正体...
关键词:鲁迅 鲁迅研究 反思 文学 
从本土化与民族化角度反思新文学被引量:8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85-90,共6页贺仲明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509)成果
中国新文学在其发展历程中从没有停止过对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探求,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这一任务一直未能真正完成。这成了限制新文学成就及其与大众关系的重要症结。在中国社会走向"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今天,文学的本土化和民族化并没...
关键词:本土化 民族化 新文学 
转型的艰难与心灵的归化:“十七年文学”的政治认同问题被引量:4
《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90-93,共4页贺仲明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项目号:NCET-06-0509)的阶段性成果
身份认同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认同焦虑与当代中国文学之间发生了复杂的联系,通过分析二者的互动关系,既可以透视当代文学转型的内在动因和脉络,也有利于揭示当代文学发展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本期刊出的三篇文章分别考察...
关键词:“十七年文学” 政治认同 归化 心灵 当代中国文学 “十七年” 身份认同 认同焦虑 
新民族国家与“十七年文学”的身份认同被引量:5
《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62-66,共5页贺仲明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NCET-06-0509)成果
"十七年"的基本身份特征是新民族国家的成立和发展。这深刻地影响到时代的整体文化状况,也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身份要求。这一要求的最直接体现者是作家。由于新文学传统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作家的转换非常艰难。那些完成了身份转换作家的创...
关键词:民族国家 身份认同 政治 复杂 
论中国乡土小说的现代性困境被引量:15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61-67,共7页贺仲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5CZW014);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509)
中国乡土小说对现代性持有迎应和批判两种态度,并具体表现为改变乡村和守望乡村两种主题类型。它们的现代性思想有别,但却存在共同的困境,对它们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构成制约。这一困境与中国乡村变革的现实,与作家的现代性思想有关,也是...
关键词:乡土 现代性 批判 守望 
从本土化角度看“十七年”乡村题材小说语言的意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89-96,共8页贺仲明 
国家社科项目"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之研究"(05CZW014)阶段成果;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509)成果
新文学语言在创始之初受到西方翻译语和传统文言文的很大影响,要走向成熟,必须经历本土化的转换和完善。"十七年"乡村题材小说大量运用农民口语,叙述语言上也与农民生活语言相接近,并初步将农民语言与翻译语和文言文相结合,取得了较好...
关键词:本土化 “十七年”文学 乡土 语言 
“文本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笔谈——文本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之发展被引量:12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116-119,共4页贺仲明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6-0509)
文学研究有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之分,具体则又可分为文学史研究、思潮流派研究、文学文化研究、作家研究和文本研究等多种。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现当代文学曾经历过作家研究和作品(文本)研究颇显狭隘和单一的辉煌期,但近年来,却...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本研究 本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