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AFX002)

作品数:20被引量:8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武树臣武建敏张玲夏建民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学杂志》《人大法律评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中国法治兼及法家法哲学古文字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代司法中的实践智慧——以兼及法作为实践智慧的基本立场被引量:2
《人大法律评论》2018年第1期38-58,共21页武建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FX002);河北经贸大学科研基金重点项目(2014KYZ06)的阶段性成果
古老的“法”字蕴含了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秘密,体现了一种司法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由于司法与法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古代司法中所蕴含的实践智慧也正是中国法内含的实践智慧。古代司法的实践智慧包含了道德维度,道德作为实践智慧的内在元...
关键词:古代司法 实践智慧 价值论 辩证法 法哲学 
法家“法治”思想再考察被引量:2
《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111-117,共7页武树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渊源与流变"(13AFX002)的阶段性成果
近代学者将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概括为"法治",至今为中国法史学界所沿用。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存在从根本上否定法家"法治"思想的观点。因此,有必要对法家"法治"思想进行进一步的考察,法家的"法治"虽然包括但不等于"刑治""罚治"...
关键词:法家 法治 人治 
法家的师承:出乎儒而返乎儒被引量:6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17,共17页武树臣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渊源与流变”(13AFX002)
探讨法家师承关系应当从宏观的法律文化视野入手。法家的产生、发展与儒家具有不解之缘。其脉络即由孔子、子思、子夏,乃至李悝、慎到、吴起、商鞅,再由荀子、韩非、李斯及至吴公、贾谊、董仲舒。此间,《春秋》学起着重要作用。这个师...
关键词:法家 师承 子夏 子思 曾子 
寻找礼的源头——以古文字为视野被引量:1
《人大法律评论》2016年第2期313-344,共32页武树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渊源与流变”(13AFX002)的阶段性成果
古文字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活化石。通过古文字可以窥测中国古代礼仪的起源及其特征。远古礼仪规则包括戎礼、耦礼、冠礼、婚礼、丧礼、尸礼、讼礼,其分别意味着战争之礼、相见之礼、成人之礼、合欢之礼、弔亲之礼、祭祖之礼及听其有...
关键词:礼仁 相人耦  明夷 
论法家的名称、缘起和师承被引量:2
《法学杂志》2016年第12期99-106,共8页武树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渊源与流变"(编号:13AFX002)的阶段性成果
法家作为一个学术派别产生于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法家主要代表人物的法律思想构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先秦文献中虽无"法家"之名,并不影响法家存在的客观事实。"法家出于理官"说虽然存在不足之处,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却揭示了法家思想...
关键词:法家 缘起 师承 
第三方法治评估场域及其实践逻辑被引量:21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14-20,共7页张玲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研究项目(13AFX002)
第三方法治评估作为对内部评估的优化而得以提出,且以倒逼政府工作为初衷,然而实践结果却是日渐形式化。运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对第三方评估场域及其微观运行予以反思研究可以发现,第三方法治评估场域尚属新兴场域,且具有开放性、同...
关键词:第三方法治评估 评估场域 大众平台 接纳机制 
中国法的原始基因--以古文字为视野被引量:4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3-15,共13页武树臣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研究项目(13AFX002)
中国古代法在问世的最初阶段就形成了其独有的原始基因,即中国古代法所具有的神圣性、权威性、伦理性、多元性和艺术性。原始的图腾崇拜中蕴含了古代法的神圣性元素,而戎礼军律及其实践则塑造了古代法的权威性特质,至于远古的风俗礼仪...
关键词:     
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哲学基础被引量: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19-134,共16页武建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FX002);河北经贸大学科研基金重点项目(2014KYZ06)
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哲学。实践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有着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中国法治实践学派正是要挖掘多种实践哲学的思想元素,丰富自身的哲学内涵。实践是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核心概念,具有多样化的思想维度。它具有一种...
关键词:中国法治实践学派 实践哲学 实践 实践世界观 实践智慧 本体论 法哲学 
仁·太极图·佱(法)——中国古代法哲学探源被引量:2
《法学杂志》2015年第9期69-75,共7页武树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渊源与流变"(编号:13AFX002)的阶段性成果
甲骨文里是否有"仁"字,尚无定论。但甲骨文已存在仁的原形字"化"、"申"、"乘"。他们是东夷风俗"相人耦"即男女相合的写照。"囮"是探索古老婚姻形态的化石。"申"是沟通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规律的一个枢纽,也是太极图的雏形。以阴阳为基本概...
关键词:  太极图    
传统与现代性法治的纠结与整合——兼及法治思维的实践转向被引量:8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29-41,共13页武建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FX002);河北经贸大学科研基金重点项目(2014KYZ06)
传统不是历史的文本,而是从过去发展到今天依然在控制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实践元素。现代性法治的谋划存在于一个包含着重要传统元素的实践语境中,传统元素中的精华与糟粕都是现代性法治谋划不可逃离的文化语境。传统在现代性...
关键词:传统 现代性法治 法治思维 实践转向 中国法治实践学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