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6B2038)

作品数:8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伍明春陈茜陈卫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早期新诗合法性新诗当代诗歌歌词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论早期新诗美学合法性的建立被引量:2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54-59,共6页伍明春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新诗的合法性研究"(项目编号:2006B2038)阶段性成果
在初步建立起外部空间的合法性之后,面对越来越多的"非诗"罪名的指责,早期新诗美学合法性的寻求就显得十分迫切。早期新诗的探索者们主要从诗歌翻译和创作实践两个方面去建立美学合法性,为"新诗"艺术的长久、持续发展谋求一个开阔的发...
关键词:早期新诗 诗歌翻译 创作实践 美学合法性 
早期新诗坛的第三种力量——论闻一多、梁实秋的早期新诗批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14-117,共4页伍明春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新诗的合法性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6B2038)
在早期新诗坛的力量格局中,胡适系诗人和后起的郭沫若都掌握了不小的话语权,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这个相对平衡的格局中,闻一多和梁实秋的早期新诗批评则试图开辟另一方天地,对早期新诗的相关议题作出较为平实的思考,从而构成了早期新...
关键词:早期新诗 闻一多 梁实秋 批评 
论“九叶”诗人在1940年代的会合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85-89,121,共6页伍明春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新诗的合法性研究"(2006B2038)阶段性成果
"九叶"诗人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一个诗人群体,为新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个群体在1940年代的第一次会合,主要得力于西南联大的诗歌圈和《诗创造》、《中国新诗》两个刊物的整合作用。会合后的"九叶"诗人,成为推进新诗现代化的一...
关键词:“九叶”诗人 会合 新诗现代化 
论五四报刊“新诗”栏目的盛衰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83-86,共4页伍明春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新诗的合法性研究"(项目编号:2006B2038)阶段性成果
早期新诗争取其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借助现代传播媒介扩大影响力,从而夺得更大的话语权,以此挤压原本由"旧诗"掌控的话语空间。这种方式在"新诗"诞生之初的几年是十分有效的。后来随着早期新诗写作热潮的减退,报刊"新诗"栏目也日...
关键词:“新诗” 传播 现代媒介 合法性 
音乐性与中国当代诗歌被引量:6
《江汉论坛》2010年第7期95-99,共5页陈卫 陈茜 
"2008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现代诗歌转型的审美接受研究>(编号JA08055S);"2006年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新诗的合法性研究>(编号2006B2038)成果之一
诗歌音乐性和音乐美是一对经常缠绕的诗学话题。在澄清基本概念诗歌、歌诗与歌词的前提下,本文对诗歌的音乐性和音乐美进行必要的区分,并为当下中国诗歌的音乐性创作类型进行归纳,探讨音乐性与中国当代诗歌之间的可能关系。
关键词:当代诗歌 歌词 音乐性 音乐美 
文化记忆、抒情策略和文类自觉——略论地震题材诗歌被引量:1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57-60,80,共5页伍明春 
福建省社科规划资助项目(2006B2038)
研究了地震题材诗歌的写作特点,认为地震题材诗歌写作的热潮不能简单地泛化为一个文化事件,事实上,现代汉语诗歌的一些基本艺术问题,如文化记忆的承担、抒情策略的运用以及文类自觉的诉求等,都在这些诗歌里得到了反映,因此,应回到现代...
关键词:文化记忆 抒情策略 地震题材诗歌 现代汉诗 
当代诗歌的叙事性分析——中国当代诗歌研究系列之二被引量:1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85-90,共6页陈卫 陈茜 
2008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现代诗歌转型的审美接受研究"(编号JA08055S);2006年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新诗的合法性研究"(编号2006B2038)
自1990年代以来,当代诗歌叙事性特征日盛。立足于中国新诗史,对比现代诗歌与当代诗歌中的叙事性特征,指出叙事在当代诗歌中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和探索途径,使当代诗歌表现出日常生活化、情感隐蔽化、对象小不点化等特征。对当代诗歌的叙事...
关键词:抒情诗 叙事诗 叙事性 新诗戏剧化 
论早期新诗的“弑父”情结被引量:1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79-83,共5页伍明春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6B2038)
与"旧诗"所代表的传统决裂,是早期"新诗"争取自身合法性的一个重要策略。"新诗"提倡者通过对"弑父"情结的刻意渲染,从存在的合法性上根本否定"旧诗","新诗"的提倡者反对"旧诗"的态度几乎是无条件的一致等途径,彻底清除"旧诗"各方面的影...
关键词:“新诗” “旧诗” 反传统 合法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