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2EZW001)

作品数:13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谭善明朱印海殷学明杨春忠更多>>
相关机构:聊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习与探索》《内蒙古社会科学》《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文艺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文艺意识形态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西马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及其批判精神
《中外文论》2015年第1期255-268,共14页朱印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2EZW001)
我们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能采取片面否定的态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进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家和学者们对自身所处社会现实思考和批判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坚持...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实主义 否定美学 批判精神 
对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发展的比较研究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146-151,共6页朱印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2EZW001)
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东西方不同民族和国家所形成的文艺理论观念,也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且各具鲜明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通过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比较研究,对反思文学理论的现状和发展,探索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 比较超越 创新发展 
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政治意识化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1期191-195,共5页朱印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比较研究"成果之一(02EZW001)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观念的形成对当代东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此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观念的建构中,以及此后的延伸与发展中,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的明显分流。无疑,中...
关键词:中西马克思主义 文艺观念 政治意识 
彰显倾向性的现实描绘与典型形象的创造原则——中西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观念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15-19,共5页朱印海 
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比较研究"中期部分成果(02EZW001)
现实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美学理论与文学理论的核心部分。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形成对世界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当然也影响了中国马克思文艺理论。我们把中国的现实主义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结合起来进行...
关键词:现实主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 
通向主体性审美救赎的乌托邦——试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接受者被引量: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130-134,共5页谭善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比较研究"(02EZW001)
在接受者的问题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在审美话语中向人们指示了一条通向美好彼岸的救赎之路。应当批判地看待他们关于接受者个性和主体性的论调,因为他们的努力并不能轻易地恢复完整的人性,毋宁说只是提供了主体性的乌托邦。
关键词:接受者 主体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 审美救赎 
中西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主义文艺观念比较之思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79-82,共4页殷学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比较研究"(02EZW001)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西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主义文艺观念的比较"具有普遍的意义"。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中西方不同历史事态的发生机缘产生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从历时发展的维度看,中西马克思主义遭遇现代主义,是在历经斗争共振与兼收并蓄、否定碎片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现代主义 文艺观念 历时比较 弥合比较 
论中国现代文艺语境中的接受问题被引量:1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62-66,76,共6页谭善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比较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主持人:朱印海;项目编号:02EZW001
接受问题在中国现代文艺语境中具有重要意义。文艺接受者的改造或主体性地位的提升启蒙与革命的努力方向,作为大众的接受者更是规定了文艺的基本内涵。因此,建构性和审美功利性成为是中国现代文艺接受观念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艺 接受问题 建构性 审美功利性 
审美超越意识形态的两条路线——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论意识形态观念比较
《太原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37-42,共6页谭善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比较研究"(02EZW001)阶段性成果
审美超越意识的两条路线,一条是以文艺的审美特性对抗意识形态,另一条则将意识形态作了区分,强调"审美"意识形态而拉开与"政治"意识形态的距离。两条路线分道扬镳,一条走向了现实批判的方向,试图以审美的方式弥合生存的裂隙;另一条紧握...
关键词:审美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文论 比较 
生产·诗意·语言——马克思文艺现代性批判的三个向度及其启示被引量:1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83-89,共7页殷学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比较研究"(02EZW001)
裂变延异于"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社会景观中的马克思文艺现代性研究是冲决传统单以社会经济学维度涂鸦原典而深陷泥淖的反拨而采取的新举措,马克思文艺现代性批判主要体现在艺术生产、诗意裁判以及语言牢笼三个向度上。艺术生...
关键词:马克思 艺术生产 诗意裁判 语言牢笼 和谐 
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张力——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论意识形态观念比较被引量:1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54-58,共5页谭善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比较研究"(编号:02EZW001)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主要从贬义和中性层面理解"意识形态"概念,他们虽然并不否认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但是将更大的精力放在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上,强调文学的审美特性。相对而言,中国马克思文论把出发点放在另一极,即从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出...
关键词:文艺 意识形态 比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