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学明

作品数:86被引量:8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本事诗学事象生成性教学中国诗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秉烛”事象的诗性存在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石笑 殷学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BZW021)。
“事象”作为中国古代诗学研究中的重要范畴之一,着力于从诗歌动态的、叙事的角度解构诗歌。“秉烛”事象作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事象之一,广泛存在于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发展中,由一般的、单纯的“事”上升为独具审美价值的诗学概念,...
关键词:事象 秉烛 诗性 
聆察“三吏”“三别”中的音景建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7期112-115,共4页付青蔓 殷学明 
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生成性教学理念的中文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研究(Z2021308)。
杜甫是中国古代叙事诗歌集大成者,而“三吏”“三别”作为其叙事诗中的最高成就,所蕴含的声音资源十分丰富。诗人使用“视角转换”“显隐交织”“幻听、灵听与偶听的融合”的叙述方式,记录了诗人之声、人物之声、空间之声,从而建构了六...
关键词:三吏 三别 音景 叙声 
陆游诗歌中的“卷帘”事象初探
《皖西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105-109,共5页冯兰凤 殷学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ZW021)。
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诗歌的言事传统被强大的言志抒情话语体系所遮蔽,事象并未得到广泛的关注。陆游的卷帘事象蕴含生机勃勃的立体感和丰富性:一方面,卷帘事象的审美意蕴既包括帘同“月、影、燕”等唯美意象结合呈现出的动静美,又包括...
关键词:陆游 卷帘 事象 
陆游诗歌中的“泛舟”事象探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07-110,123,共5页冯兰凤 殷学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诗学的缘事理论研究(15BZW021)。
诗歌的叙事传统在抒情传统这一主流话语的遮蔽下并未得到充分的关注,然而“事”在古典诗歌中却从未缺席。“泛舟”是陆游诗歌中常见的事象之一,摇曳着丰富立体、鲜活多姿的形态:舟由于避暑、归家、任职等不同的“事”生发出闲适、兴奋...
关键词:陆游 泛舟 事象 
中国古代倚杖事象的诗意建构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26-35,共10页殷学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诗学的缘事理论研究”(15BZW021);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生成性教学理念的中文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研究”(Z2021308)。
倚杖事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频频出现,形成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诗性文化和诗歌形态。从日常扶行之物发展为触及灵魂、关涉生死的诗性之物,“杖”大致经历了神性(神之物)、人性(器之物)和物性(物之物)三次文化变迁,开辟了一条与西方宗教...
关键词:倚杖事象 诗意建构 物语形态 诗性生存 诗境 动作诗意 
语象研究四十年回顾与展望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94-100,共7页邱乙格 殷学明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项目“本事迁移理论与中国诗歌发展”(2012192)
随着语言学转向的逐步深入,“语象”一度成为中国学界的研究热点。这个术语是由西方引入,也是中国文学实践的产物。“语象”概念对中国文学从外部研究走向内部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也成为中国文论史不可或缺的组...
关键词:语象 回顾 展望 研究综述 发展阶段 
“夸父逐日”本事迁移研究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28-32,67,共6页王子佳 殷学明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诗学的缘事理论研究”(15BZW021)的研究成果之一。
“夸父逐日”本事迁移不仅是客观事件的叙事迁移,更是深层文化的内蕴迁移。夸父作为本事形成事态的主体,其元形象为妖兽;“逐日”作为主要事件、情节,对整个故事形成了闭环;“夸父逐日”本事在迁移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效应,呈现出强烈的民...
关键词:“夸父逐日” 本事迁移 文化效应 
论严羽“以禅喻诗”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3期108-111,共4页王子佳 殷学明 
“以禅喻诗”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最重要的理论命题之一,同时体现出了严羽论诗的特色。自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禅与诗便呈现出融合趋势,在宋代呈现出不可遏止之势,严羽在汲取前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第一个将“以禅喻诗”理...
关键词:严羽 以禅喻诗 妙悟 意境 神韵 
中国古代默会教育与当下生成性教学的融通和创新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2年第2期66-71,共6页殷学明 姜晶 
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生成性教学理念的中文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研究”(Z2021308)。
默会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精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具有静谧、玄通、易简、不可言传、心领神会等特性。生成性教学是基于默会生成观念建构起来的一种现代教学思想和方法,多元交流、平等对话、顺势创生是其基本特性。中国古代...
关键词:默会教育 生成性教学 教学融通 教学创新 
“野望”事象的诗性存在与书写被引量:6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34-42,共9页殷学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诗学的缘事理论研究”(15BZW021)。
“事象”在中国古代也称“象事”,即事(动作)之形象。“野望”作为一种文化事象和心理事象在中国古代经传史书、诸子散文、诗词歌赋等诗性文本中大量出现,见证了华夏文明从山野张望、朝野观望到文野守望3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中国古...
关键词:野望 事象 诗性 存在 书写 传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