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5C001Z)

作品数:9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常新邵之茜江倩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殷都学刊》《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文化史意义传记佛教教育思想写作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李柏哲学思想的本体论及其逻辑结构被引量:2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55-58,共4页常新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与塑造民族精神研究(05C001Z)
一个哲学的逻辑结构,是指其哲学体系内在的哲学范畴的逻辑发展及诸范畴间的内在联系,是其哲学在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思维结构情境下所构筑的逻辑体系或理论形态。李柏宇宙本体论逻辑结构的最高范畴是无极,而在无级之下是太虚、元气、太...
关键词:李柏思想 天道观 逻辑结构 
从“二雅”战争诗的纪实性看“宣王中兴”局面的形成被引量:1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47-51,共5页邵之茜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研究"(05C001Z)
《诗经》"二雅"中的战争诗主要产生于周宣王时代,反映了当时频繁的征战,歌颂了宣王对外用兵的胜利,有着很强的纪实性。从正义之战、敬德重义、重视良将三个方面不仅可以了解宣王时能够建立强盛武功的原因,而且有助于加深对"宣王中兴"局...
关键词:《诗经》 “二雅” 战争诗 纪实性 西周 “宣王中兴” 
中国古代礼俗形成和发展的民族学考察被引量:1
《殷都学刊》2008年第1期39-44,共6页常新 
陕西省社会科学中国传统文化与塑造民族精神研究(05C001Z)
民族学或文化人类学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入中国以来,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方面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其间有些东西虽有生吞活剥之嫌,但也不乏真知灼见之作,尤其有些成果在理解和解释中国史前文化现象至少在方法上开辟了新的...
关键词:礼俗文化 原始文化 民族学 
晚明士人审美意识嬗变的历史考察被引量: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127-133,共7页常新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与塑造民族精神研究(05C001Z)
晚明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他对成熟了的中国文化在明清之际的转型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化从各个方面来讲都意态纷呈。在审美领域来说,出现了传统审美意识向重视个人性情与审美意识的转型。平民意识的勃兴...
关键词:晚明 审美意识 嬗变 
顾炎武山西行迹考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126-130,共5页常新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与塑造民族精神研究"(05C001Z)
作为明清之际沟通南北学术的重要人物,顾炎武在山西的活动是其北游于中国的重要环节。他在山西的活动主要有学术考据、人物交游及经营产业,我们把顾炎武的这些活动置于明清之际这一社会转型期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史意义,它对于...
关键词:顾炎武 山西 文化史意义 
佛教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被引量: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72-76,共5页邵之茜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与塑造民族精神研究.佛教思想文化的积极作用"(05C001Z)
佛教的教育思想旨在启发人的智慧,有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功效。从佛教教育理念的独特性、教化内容的广博性以及教育方式的多样性三方面来探讨佛教文化中的教育思想,可以对当代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佛教 教育思想 当代价值 
论巴金传记的写作以及重写被引量:3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136-140,共5页江倩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5C001Z)
巴金传记写作不仅数量多、持续时间长,而且有不少创作者对其进行了重写,通过对他们初写和重写的巴金传记的比较,不仅可以看到文学界对巴金的认识不断深入,而且可以感受到20年来传记写作观念、写作理论、写作水平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巴金 传记 写作 重写 
《洛阳伽蓝记》的社会文化史意义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105-109,共5页常新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与塑造民族精神研究"(05C001Z)的阶段性成果
《洛阳伽蓝记》以北魏都城洛阳佛寺兴废为题,记述了北魏定都洛阳期间的政治、人物、风俗、掌故传闻及北魏和西域文化交流等,该书不仅可视作了解北魏洛阳佛教史及社会政治史的辅助材料,而且可以说是一部反映该时期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
关键词:《洛阳伽蓝记》 社会文化 价值 
明清之际关学与外界的学术互动——以李二曲与顾炎武的交往为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94-98,共5页常新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5C001Z)
明清之际,社会发生急剧变化,士大夫对历史文化进行反思和总结,他们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理学,集中对曾经左右他们的文化进行批判,这一过程从地域上讲是各种学术流派进行交流、融合的过程。作为重要地域文化的关学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影响了一...
关键词:明清 关学 学术交流 融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