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ZH136)

作品数:9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祥稳惠富平更多>>
相关机构:安庆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史》《鄱阳湖学刊》《中国水土保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长江下游玉米生产玉米环境恶化清代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现象与本质:清代长江下游山区玉米生产引发的社会环境恶化--以杭嘉湖和皖南山区为中心的研究被引量:7
《中国农史》2020年第4期84-91,共8页张祥稳 戴家翠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长江流域山地玉米生产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13YJAZH136)。
清代自乾隆朝末期始,在长江下游的杭嘉湖和皖南山区,以棚民为主体的垦殖山土种植玉米引发的社会环境恶化现象日渐凸显,官方和土著也因此在该域掀起了我国粮作史上首次谴责和禁止外来稳产高产粮作传播种植的浪潮。社会环境恶化,主要表现...
关键词:玉米生产 利益冲突 长江下游 
当代长江下游山区玉米生产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其应对研究被引量:2
《鄱阳湖学刊》2020年第3期68-80,126,127,共15页张祥稳 惠富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长江流域山地玉米生产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13YJAZH136)。
在长江下游山区玉米种植史上,当代的玉米种植范围和规模最大,但因玉米生产而引发的环境问题类型之多、殃及范围之广、危害之大也是史无前例的。社会在应对这些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尽管存在治理与破坏并存、化学污染治理乏术、未能开展相...
关键词:长江下游山区 玉米生产 环境问题 生态保护 
历史时期长江下游山地丘陵区玉米生产引发水土流失及其成因研究被引量:4
《中国水土保持》2019年第12期74-77,共4页张祥稳 惠富平 戴家翠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3YJAZH136);2019年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培育资助项目(gxbjZD20)
明末至20世纪中后期,在我国长江下游山地丘陵区陆续形成了约40个县域玉米种植区。山地丘陵区玉米种植引发了普遍和严重的水土流失,以清除坡地上的原生植被、翻挖旱土和种植玉米为发端。分析历史时期长江下游玉米种植区水土流失产生的原...
关键词:历史时期 山地丘陵区 玉米种植 水土流失 原因分析 长江下游 
玉米在近现代长江下游山区的种植与传播被引量:2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46-50,共5页张祥稳 戴家翠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长江流域山地玉米生产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13YJAZH136)
长江下游是中国最早传入玉米并大面积种植的地域之一。自清代康乾年间始至当代,玉米日渐在杭嘉湖、皖南、皖西南和皖东苏西山区传播种植,先后形成约40个县域种植区;玉米在长江下游的传播路径有一点两线;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传种者以棚民为...
关键词:玉米 种植 生态环境 长江下游 
清代以来玉米在长江下游山区的传种动因初探被引量:3
《中国农史》2019年第4期117-128,共12页张祥稳 李祥凝 戴家翠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长江流域山地玉米生产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13YJAZH136);2019年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培育资助项目(gxbjZD20)
玉米在传入长江下游的近百年后,日渐在该域山区获得广泛传播种植,先后形成约40个县域种植区。本文从自然和社会的双重视角梳理玉米在该域山区的传种动因:自然因素是传统五谷杂粮背景下山区丰富的“闲土”资源,玉米的生物特性决定了其适...
关键词:动因 传播种植 山区 玉米 
民国时期信用合作立法遏止农村高利贷问题研究被引量:2
《中国农史》2017年第3期55-61,共7页邱少晖 张祥稳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长江流域山地玉米生产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13YJAZH136)
民国时期,农村高利贷猖獗,使得原本崩溃的农业经济雪上加霜,农民生计更加困苦,进而危及国计民生。对此,国民政府试图通过信用合作立法,保障农民自主组织和管理信用合作社、为自己发放低息贷款,以遏止高利贷。此举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信用合作立法 农村高利贷 国民政府 
嘉庆朝西北地区建立和健全灾赈积弊防杜机制案例研究——以嘉庆十五年甘肃灾赈为例被引量:3
《中国农史》2014年第2期78-87,共10页张祥稳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3YJAZH136)阶段性成果
19世纪初,甘肃灾赈积弊重重,作弊的行为主体是官员、吏胥、乡保、灾民和奸商等;其它各省情形大致亦然。但在嘉庆十五年的甘肃灾赈中,陕甘总督那彦成本着"及早熟计,预为防范"和"随地制宜,杜渐防微"的宗旨,充分发挥属员的智库作用,最终建...
关键词:灾赈积弊 防杜机制 甘肃 嘉庆朝 
论乾隆时期的官方赈灾被引量:3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731-736,共6页张祥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3YJAZH136)
清代乾隆时期的官方赈灾很有特色,朝廷高度重视,因时因地制宜,尽力以赴;形式多样,支出浩繁,重点突出;日益正规有序,并朝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这一时期的赈灾,对于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灾后的重建以及维护社会的稳定等都发挥重要作...
关键词:赈灾 乾隆 官方 
天灾视角下的乾隆盛世衰落缘由探略被引量:4
《中国农史》2013年第6期58-66,共9页张祥稳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3YJAZH136)
学界将乾隆盛世衰落之主因归结于乾隆朝日益凸显的三大隐患:人口膨胀、物价持续上涨和皇权过度膨胀。但实际上,其时频仍、严重的灾害,造成了农业经济损失惨重,灾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生存条件缺乏保障;灾害救助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并在...
关键词:自然灾害 社会危机 衰落缘由 乾隆盛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