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YY066)

作品数:10被引量:1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鸿儒赵慧更多>>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字文化》《语言研究》《语言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古韵合韵《诗》《集韵》汉语音韵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孔广森“通韵”“转韵”评析被引量:2
《汉字文化》2018年第12期3-10,共8页陈鸿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吴棫陈第古音古韵比较研究"(12BYY066)成果
本文讨论孔广森的"通韵""转韵",指出孔氏古韵研究中以通韵为正韵、以五方之殊音为正音的错误,并就音转以及古韵研究方法等问题谈谈本人的认识。
关键词:通韵 转韵 异质相押 古韵研究 方法论 
《诗总闻·闻音》所见性质迥异的两种叶韵
《语言研究》2017年第3期85-90,共6页陈鸿儒 赵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吴棫陈第古音古韵比较研究"(12BYY066)
《诗总闻》是宋代保留比较完整的解《诗》著作。根据《诗总闻·闻音》中的叶韵事实,文章揭示出宋代存在的吴棫与"儒生之习"两种性质迥异的叶韵,以期读者对《诗》韵探讨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诗总闻 诗补音 叶韵 叶韵历史 《诗》韵研究 
今韵侯虞顾江归部考辨被引量:6
《汉字文化》2017年第5期11-16,共6页陈鸿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吴棫陈第古音古韵比较研究”(12BYY066)成果
顾炎武侯与鱼虞模为一部。江永侯与尤幽为一部,又分出虞韵之半归之。本文认为:《诗》中就有侯韵读模韵的方音,所以侯与鱼虞模相押是侯以方音入韵,侯不可与鱼虞模一部;虞韵没有二分,虞韵与尤侯幽相押是虞韵以读尤侯的方音入韵,虞韵正音...
关键词:顾炎武 江永 侯虞 古韵归部 考辨 
是异质还是同质——卮评吴棫顾炎武江永处理歌支相押的理论方法被引量:3
《汉字文化》2016年第6期15-23,共9页陈鸿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批准号:12BYY066);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1A023)的资助
顾炎武《唐韵正》开篇云:"凡韵中之字,今音与古音同者即不复注;其不同者乃韵谱相传之误,则注云古音某並引经传之文以正之。其一韵皆同而中有数字之误则止就数字注之,一东是也。一韵皆误则每字注之,四江是也。同者半不同者半,则同者注...
关键词:支韵 吴棫 唐韵正 韵字 理论方法 字之误 音同 二字 反离骚 《九歌》 
《诗》韵研究的两桩公案──兼谈雕龙雕蟲被引量:3
《汉字文化》2016年第3期13-17,共5页陈鸿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批准号:12BYY066);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1A023)的资助
一《诗·小雅·车攻》第五章“决拾既佽,弓矢既调。射夫既同,助我举柴。”此诗调同二字是否押韵,莫衷一是。顾炎武《诗本音》调字下注:“三萧”,同字下注:“一东。调字非韵。宋吴棫《韵补》读调为同,引《楚辞·离骚》‘勉升降以上下兮...
关键词:雕蟲 诗本音 车攻 合韵 吴棫 转读 古韵 诗·小雅 韵补 常棣 
谈谈段玉裁的叶音说被引量:2
《汉字文化》2015年第6期19-24,共6页陈鸿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批准号:12BYY066);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1A023)的资助
一 段玉裁的古韵学有“古合韵”一说。什么是古合韵?《六书音均表四·诗经韵分十七部表》:“凡与今韵异部者,古本音也。其与古本音有龃龉不合者,古合韵也。”
关键词:段玉裁 叶音说 古本音 合韵 古韵 六书 
谈“补”说“叶”——吴棫对话陈第顾炎武被引量:7
《汉字文化》2015年第5期39-43,65,共6页陈鸿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批准号:12BYY066);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1A023)的资助
吴棫的古韵学,比较关心的是他的"通转",而他的"补音"却鲜有提及。笔者以为,没有弄清吴棫的"补音"以及"补音"、"叶音"、"古音"、"今音"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宋代古韵学研究的缺憾,也是中国古韵学史乃至汉语音韵学研究的缺憾...
关键词:吴棫 韵补 古韵学 古转声 《集韵》 叶音 汉语音韵 支韵 通转 陈第 
陈第袭用吴棫音证考
《语言研究》2014年第3期67-73,共7页陈鸿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吴棫陈第古音古韵比较研究"(12BYY066);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毛诗古音考>及其与<诗补音>的比较研究"(2011A023)
比较《毛诗古音考》、《韵补》和杨简《慈湖诗传》所引《补音》的音证,发现《毛诗古音考》大量袭用《韵补》音证:音证全盘袭用或基本上全盘袭用者约占可资音证比较字的20.86%,袭用《韵补》全部音证者占可资音证比较字的54%,袭用《韵补...
关键词:吴械 陈第 音证 比较 古韵学 
吴棫通转与吴棫古韵
《语言科学》2014年第2期212-216,共5页陈鸿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12BYY066);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2011A023)的资助
文章认为吴棫的"通转"说的是今韵在古韵中的"通"和"转声通","通"与"转声通"都是通,两者的区别在于今韵读音在古韵中的"不转声"与"转声"。吴棫的"通转"与收字是不同的层面,吴棫所注"古通某"、"古转声通某"的韵与某韵在吴棫古韵中合为一部。
关键词:通转 吴棫古韵 古韵学 
吴棫通转释义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16-121,共6页陈鸿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BYY066);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1A023)
阐释吴棫通转的内涵,认为吴棫的通转说的不是古韵通转,而是今韵在古韵中的"通"和"转";"通"包括"通"与"转声通",吴棫所注"古通某"、"古转声通某"的韵与某韵在吴棫古韵中合为一部。
关键词:通转 吴棫古韵 古韵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