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9080)

作品数:7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孟丹吴涛高飞达张洋于广明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即墨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处更多>>
相关期刊:《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科学技术与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青岛理工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地铁隧道混凝土结构损伤混凝土结构下穿建筑物采空区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钢筋混凝土梁断裂裂纹扩展路径的分形研究被引量:3
《工程建设》2016年第7期6-11,共6页孙叶冰 于广明 张洋 米文瑞 高飞达 
国家自然基金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9080);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科研课题(SDSITC-0108310)
借助于钢筋混凝土梁四点弯曲试验,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分形、断裂损伤力学理论对钢筋混凝土梁损伤开裂及裂纹扩展路径进行了定量分析及描述。由研究表明,分形几何很好地把混凝土构件裂缝与损伤断裂能联系起来,混凝土材料的脆性断...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梁 开展路径 分形维数 断裂力学 扩展模型 断裂能 
基于Ottosen破坏准则的混凝土结构损伤定量预测被引量:4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第25期293-297,共5页吴涛 孟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9080);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科研课题(SDSITC-0108310);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201202014)资助
城市地铁隧道下穿建筑物时,建筑物沉降的控制标准一直是难以解决的基本问题。结合青岛地铁隧道下穿建筑物的工程实践,首先以地表沉降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介质理论方法反分析地表移动参数,包括沉降槽影响范围以及断面收缩率;并利用...
关键词:地铁隧道 混凝土结构 损伤预测 破坏准则 屈服接近度 
地铁隧道下穿建筑物安全风险等级模糊综合评价被引量:4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年第9期57-61,共5页吴涛 孟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9080);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助(201202014)
地质条件复杂的青岛地铁一期工程隧道在下穿质量状况各异、结构基础形式多样的建筑群时,建筑物的安全成为决定隧道施工进度和环境安全的关键。在分析建筑物安全风险作用因素的基础上,依据地铁隧道的相关资料和下穿的20栋建筑物现场检测...
关键词:地铁隧道 下穿建筑物 风险等级 模糊综合评价 
隧道开挖地表移动参数选取的自适应遗传算法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4年第3期231-235,共5页吴涛 孟丹 朱崇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9080);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资助(201202014);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科研课题(SDSITC-0108310)
针对某地铁车站开挖引起地表沉降较大的问题,基于车站开挖引起地表沉降的实测数据,利用随机介质理论方法反演地铁车站初步开挖引起的地表移动参数,包括沉降槽影响范围以及断面收缩率,并利用所得的参数对该车站下一步开挖进行地表沉降预...
关键词:地铁车站 地表沉降预测 地表移动参数 自适应遗传算法 反分析 
浅埋暗挖隧道穿越饱水砾砂层渗流-应力耦合分析被引量:2
《工程建设》2014年第3期1-6,20,共7页丁云 刘帅 刘方琨 高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9080);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科研课题项目(SDSITC-0108310)
对青岛地铁三号线河河区间隧道穿越饱水砾砂层工程进行研究,通过迈达斯GTS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在渗流-应力耦合效应影响下浅埋暗挖隧道的施工力学效应。结果显示,该隧道在开挖过程中较为安全,但应注意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通过注浆的方...
关键词:隧道 饱水砾砂层 渗流 耦合 
悬链线立管涡激振动响应及协同学控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6期788-791,共4页宋传旺 孟丹 朱崇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9080);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02014)
针对钢悬链线立管结构体系涡激振动的自组织演化过程问题,采用协同学的方法,通过分析质点位移为序参量的结构振动演化主方程的非定态解,阐述了快驰豫参量和控制系统演化的慢驰豫参量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协同作用,得到了代表立管系统振动时...
关键词:钢悬链线立管 涡激振动 协同学 振动控制 序参量 内流 外部流体 非定态解 
列车动荷载作用下采空区上地层响应分析被引量:3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15-19,共5页张海波 霍兵兵 王彦磊 孟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9080);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科研课题(SDSITC-0108310);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10GSF10603)
针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废弃采空区上覆围岩重新"活化",使裂隙带岩体再压密、地下残留空隙再冒落,导致地表产生二次沉降的问题,通过对采空区上方铁路动荷载作用稳定性综合评价,得出采空区上方围岩、地层的二次沉降问题.通过GTS建立模型...
关键词:铁路动荷载 采空区 二次沉降 下沉曲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