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70024)

作品数:4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黄海烈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齐鲁学刊》《学习与探索》《历史教学(下半月)》《江苏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中国古史考古学层累说法先王法后王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民国时期殷墟发掘对中国古史研究的影响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0年第11期66-72,共7页黄海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顾颉刚与二十世纪中国古史学"(项目批准号:09YJC770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资助
1928至1937年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持的十五次殷墟发掘工作,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宗旨与任务。这些田野发掘工作对中国古史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影响。从考古学学科发展的层面来看,殷墟发掘决定了新...
关键词:殷墟发掘 古史研究 考古学 狭义历史学 学术影响 
荀子“法王说”及其对战国诸子的攻驳被引量:2
《齐鲁学刊》2010年第4期15-21,共7页黄海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9CZS0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09YJC770024)
荀子"法王说"可细分为"法先王"和"法后王",该学说上承孔子,旁绍孟子之余绪,结合时势赋予新的内涵,进一步充实完善儒家政治思想体系。荀子"法王说"的提出,不仅对孟子的"略法先王"发难,更欲攻驳战国诸子之偏弊。"法先王"和"法后王",分别...
关键词:荀子 战国诸子 法先王 法后王 
试论顾颉刚“层累说”对中国古史学的影响被引量:4
《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200-205,共6页黄海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顾颉刚与二十世纪中国古史学"(批准号:09YJC770024);2009年吉林省教育厅社科研究"十一五"规划项目专项"顾颉刚古史学说考论"的阶段性成果
顾颉刚"层累说"不仅带给中国古史学"革命性"的转化,而且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极为广泛深远的积极影响。"层累说"对中国古史学的影响,从广度上来看,涉及到史学观念、治学态度和理念、治史方法和取向等诸多层面;从深度上来看,无论是该学说...
关键词:顾颉刚 “层累说” 中国古史学 
略论中国古史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被引量:2
《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5期268-270,共3页黄海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顾颉刚与20世纪中国古史学"成果之一(09YJC770024)
中国古史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在批判继承前人古史学成就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考古资料的研究与利用,将中国古史学领域内的狭义历史学与考古学进行整合式研究。无论是狭义历史学抑或是考古学都不可能单独构建真实可信的古史系统,但双方...
关键词:中国古史学 狭义历史学 考古学 研究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