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2JJD770011)

作品数:15被引量:12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亮何海狮张少春刘莉谭同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教育部更多>>
相关期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开放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过山瑶人类学社会实践南岭走廊区域文化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析三亚回族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结构再生产被引量:1
《思想战线》2015年第5期23-26,共4页张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类学视角下现代中国公共记忆与民族认同研究"阶段性成果(3AZD09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南中国海族群互动与南岭民族走廊"阶段性成果(12JJD770011);云南大学"民族学重点学科高地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人类学的实践理论认为,人具有建构社会结构的能动能力。三亚回族围绕民族节日而展开的有组织的庆典活动及其背后社会组织的运作实践,向我们展示了其富于运用自身的文化资源、结合国家赋予其的政治身份,实现其社会结构再生产之能力。
关键词:三亚回族 社会组织 社会实践 社会结构的生产 
坚守“主道”:宗教集体意识与三亚回族的社会团结被引量:1
《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135-140,共6页张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类学视角下现代中国公共记忆与民族认同研究"(项目号:13AZD09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南中国海族群互动与南岭民族走廊"(项目号:12JJD770011);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云南跨境民族宗教问题与国家安全研究"(项目号:SYSX201402)的阶段性成果
伊斯兰教是凝聚回族族性的核心要素,这一点在三亚回族的社会实践中表现得尤其突出。三亚回族的日常宗教生活、宗教事务与国家的互动、宗教活动与民间慈善活动均体现出三亚回族鲜明的宗教集体意识,这一集体意识为三亚回族协调个人与社会...
关键词:三亚回族 宗教集体意识 社会团结 
从“占人后裔”到国家公民:三亚回族的身份认同被引量:2
《开放时代》2015年第4期214-223,11,共10页张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类学视角下现代中国公共记忆与民族认同研究"(课题批准号13AZD09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南中国海族群互动与南岭民族走廊"(课题批准号12JJD770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边疆人口跨境流动研究"(课题批准号13JJD850007)资助
三亚回族以其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语言引发了关于其族性与身份认同的理论争议。本文通过在三亚回族社区进行田野工作,发现三亚回族在社会实践中随自身的文化特殊性有着鲜明的自觉,但三亚回族并没有以此为理由质疑自己作为中国回族的身...
关键词:三亚回族 身份认同 
海南疍家的陆地印记:从食槟榔习俗谈起被引量:6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70-74,共5页刘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南中国海族群互动与南岭民族走廊"(项目编号:12JJD770011)
以海南疍家食槟榔的习俗来阐释,疍民移居海南岛后的族群互动和文化选择。为了获得更广阔范围内的认可,海南疍家在海陆族群互动的过程中超越各种限制,汲取陆地元素。疍家的"陆地印记",是其逐步"上岸",走近直至走进陆地群体的过程中,于新...
关键词:海南疍家 “陆地印记” 族群互动 
“做家”:一个技术移民群体的家庭策略与跨国实践被引量:26
《开放时代》2014年第3期198-210,9,共13页张少春 
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资助;麻国庆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南中国海族群互动与南岭民族走廊"(12JJD770011)的支持
本文试图以"做家"来讨论移民家庭再造的过程和逻辑,展现流动的家庭如何在传统文化理想和跨国生活现实之间被塑造出来。移民家庭的实践建立在成员跨国移动的空间轴和生命历程的时间轴之上,表现为各种家庭关系被不断重组。本文以来自中国...
关键词:移民家庭 技术移民 家庭策略 一家两国 新加坡 
渔权与海权——海南岛沿海渔民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意义被引量:19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36-144,共9页刘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重大研究项目"南中国海族群互动与南岭民族走廊"(12JJD770011);中山大学环南中国海项目"海南岛东南沿海水居群体的历史和现状"(1109087-23000-3161124)
以海南渔民为研究对象,以历史文献为基础,结合在海南岛沿海港口的实地田野调查,从多个维度聚焦"海南渔民"这一特殊群体。阐明作为世代在南中国海生产生活的群体,海南渔民是中国最早开发南海及南海诸岛的历史见证人,也是现实环境中身体...
关键词:海南渔民 渔权 海权 
过山瑶的“花”观念与家屋延续——以粤北方洞为例被引量:6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31-35,共5页何海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重大研究项目"南中国海族群互动与南岭民族走廊"(12JJD770011);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南岭走廊瑶族传统社区文化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13CMZ035)
过山瑶的"花"信仰体现在其生育观念及其"祭花"仪式中。"花"信仰与过山瑶的家先及家屋观念紧密相连。"花"信仰从纵向的"生-死"转换隐喻以及横向的夫妻结合隐喻两个层面展演了过山瑶社会中家屋延续的理念。"花"信仰是过山瑶家屋建构的重...
关键词:"花"信仰 祭花 过山瑶 家屋 延续 
《家先单》与过山瑶的家屋社会——基于粤北乳源瑶山的考察被引量:2
《文化遗产》2013年第4期131-137,共7页何海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重大研究项目"南中国海族群互动与南岭民族走廊"(项目编号:12JJD770011)的阶段性成果
不同于汉族家谱,过山瑶《家先单》遵循过山瑶的血族继嗣规则,其祖先登入也以家屋延续为原则。过山瑶《家先单》体现的既不是汉族家谱的"收族纳宗"的功效,也不是竹村卓二所言的"个人主义"行事原则,而是"家屋为中心"的社会建构逻辑。
关键词:家先单过山瑶 家屋社会延续 家谱 
粤北杉村排瑶社会治理转型研究被引量:8
《民族研究》2013年第4期50-60,124,共11页谭同学 
广东省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与地方传统研究"(项目编号:11JDXM8400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南中国海族群互动与南岭民族走廊"(项目编号:12JJD770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代西方治理理论以自由主义民主论为基础,强调社会治理去政治化、多中心化,弱化国家权力及排斥非西方民族文化。粤北杉村排瑶社会治理转型的经验表明,西方治理理论的洞见在于指出了国家不可包揽社会治理,揭示了社会治理理性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排瑶 社会治理 社会善治 
南岭民族走廊的人类学定位及意义被引量:44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84-90,共7页麻国庆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重大研究项目"南中国海族群互动与南岭民族走廊"(项目编号:12JJD770011);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广东农村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研究"(项目编号:07JDXMZH01)
从人类学角度,特别是从社区和区域的视角,来讨论南岭走廊的人类学意义。南岭民族走廊的研究,需要考虑不同生态空间之间的有机的联系,需要重新反思中心与周边的学术概念在这一新的人类学视角中的特殊性问题。在南岭民族走廊这一空间中,...
关键词:南岭走廊 区域文化 流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