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740042)

作品数:4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雷江华方俊明刘昌汪斯斯孙灯勇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心理科学》《中国特殊教育》更多>>
相关主题:唇读汉字聋生助听器语音识别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口形模仿在听障儿童双语唇读语音训练中的作用被引量:7
《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第11期30-35,共6页刘轶 雷江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语音编码在聋生唇读汉语语音识别中的作用--行为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09YJA74004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一批特别资助项目"听觉障碍儿童唇读的认知机制及其在融合教育中的作用"(200801380)资助
对于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来说,唇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唇读需要对口形进行观摩,这就需要口形模仿,想要把唇读做到理想的效果,则需要做好相应的口形模仿训练。对于语言发展来说,唇读不是一个简单的感知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因...
关键词:口形模仿 听障儿童 唇读 汉英双语 语音感知 
编码方式在听障学生唇读汉语元音识别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4
《心理科学》2010年第4期946-948,共3页雷江华 汪斯斯 刘昌 方俊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9YJA74004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一批特别资助项目(200801380)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研究采用3×6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探讨了编码方式和视素可见性对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语元音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编码方式和视素可见性共同交互作用于唇读汉语元音识别过程,在正确率和反应时上都表现显著,视素可见性和编码方式在识...
关键词:听障学生 唇读 编码方式 元音识别 视素可见性 
唇读大脑机制的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被引量:3
《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7期39-43,共5页汪斯斯 雷江华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一批特别资助项目(20080138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9YJA740042)等基金资助
聋人和普通人在唇读的过程中大脑的很多区域都会得到激活。本文主要回顾和分析了国外运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技术对唇读大脑机制所做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唇读激活了大脑的视觉中枢、运动中枢、听觉中枢和语言中枢。大脑两半球在唇读...
关键词:唇读 聋人 大脑皮层 功能性核磁共振 
语音编码在聋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中的作用被引量:13
《心理科学》2010年第2期315-317,293,共4页雷江华 孙灯勇 刘昌 方俊明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一批特别资助项目(200801380);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9YJA740042)等研究成果之一
本研究探讨了聋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中语音编码、助听器、音素可见性的作用。结果表明,编码方式、助听器与音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在正确率和反应时上都显著,音素可见性在唇读汉字语音识别过程中作用明显,助听器明显作用于单韵母语音识别过...
关键词:聋生 唇读 编码方式 语音识别 助听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