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AJY025)

作品数:45被引量:22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罗康隆杨庭硕谢景连罗康智彭书佳更多>>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凯里学院怀化学院《文化学刊》编辑部更多>>
相关期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三明学院学报》《鄱阳湖学刊》《资源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生态维护侗族生态文化制衡洞庭湖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经济人类学与社会发展问题被引量:2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5-22,共8页罗康隆 田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JY025);汕头大学文科科研项目(SR11005)
不同形态的社会均离不开发展问题,且与不平等问题密切相关。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全球的贫富差距,也对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产生重大影响,如规则经济与非规则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博弈。为了未来的发展,学者们提出了超越发展的构想和...
关键词:社会发展 区域发展 发展人类学 非规则经济 超越发展 
论蒙古族五畜游牧在草原沙化治理中的价值——以毛乌素沙地乌审召镇为个案被引量:3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80-85,共6页谢景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扩大和稳定我国中西部水资源的文化对策研究"(08AJY025);凯里学院2010年专项课题:"苗族传统生态智慧在石漠化生态灾变救治中的价值研究--以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山区为例"(ZX1016)
内蒙古草原沙化是生态环境的系统改性导致的恶果。要在沙化后的草原上实施生态恢复,需将其视为一个系统整体去对待,确保各式各样的生物物种协调配置推进。蒙古族牧民长期实施的"五畜"按比例、按规范路线的游牧方式,可以确保水土、牧草...
关键词:“五畜”游牧 土地沙化 生态恢复 
从水资源利用与维护看民族传统知识的价值被引量:6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37-42,共6页罗康隆 刘海艳 
国家社科基金招标重点项目"稳定与扩大我国中西部水资源储养能力的文化对策研究"(08AJY02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我国西部地区各民族生计方式多样性及其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NCET-10-0146)阶段性成果
我国每一个民族都在其生存地域内,在世代积累中探索、总结出了众多到今天仍不失其借鉴和利用价值的经验和智慧,但学术界很少有人注意到各民族传统知识在水资源维护和水资源流失救治上具有的特殊价值。贵州麻山苗族、甘肃拉祜族、宁夏回...
关键词:水资源 利用与维护 民族传统知识 价值 
“栽岩”的神圣性与社区“资源边界”的稳定——来自黄岗侗族村落的田野调查被引量:6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2-17,共6页罗康隆 彭书佳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我国西部地区各民族生计方式多样性及其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NCET-10-0146);国家社科基金招标重点项目"稳定与扩大我国中西部水资源储养能力的文化对策研究"(08AJY025)成果之一
侗族对特定生计资源的规序化配置,主要就是通过社区的"栽岩立法"对"资源边界"的划定取得各方的认可。这是侗族社区社会运作的文化策略。其实质在于,运用文化的方式,将社区生计资源的丰沛与匮乏,在制衡格局中得到有序的配置,集中体现了...
关键词:侗族 社区规序 “栽岩” 资源边界 资源配置 
传统生计的制度保障研究——以侗族稻作梯田建构为例被引量:8
《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5-9,共5页罗康隆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我国西部地区各民族生计方式多样性及其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项目号:NCET-10-0146);国家社科基金招标重点项目"稳定与扩大我国中西部水资源储养能力的文化对策研究"(项目号:08AJY025)的阶段性成果
任何一种生计方式都有其特定的制度体系来支撑,侗族地区的稻作梯田建构是一项劳神费时的社会工程。如果没有可持续运行的制度性保障,梯田的建设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使建成了也很难稳定运行,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的侗族集聚区的梯田建设就突...
关键词:侗族 稻作梯田 制度保障 
人地和谐相处的典范——高椅古民居的生态人类学考察被引量:1
《鄱阳湖学刊》2012年第2期117-121,共5页吴声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扩大和稳定我国中西部水资源储养能力的文化对策研究"(08AJY025)的阶段性成果
高椅侗族先民的民居建筑注重规避各种生态环境的不利因素,选择了一个三面依山、一面靠水的地方。防火、防盗、防湿等方面的问题在其建筑格局中得到充分的考虑,尤其是对水的处理恰到好处。凭借生态智慧,以人、建筑和自然协调发展为目标,...
关键词:高椅古民居 文化适应 水调控 生态智慧 
论侗族梯田经营化解气候风险的潜力被引量:8
《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16-20,共5页杨庭硕 
国家社科基金招标重点项目"稳定与扩大我国中西部水资源储养能力的文化对策研究"(项目号:08AJY025)的阶段性成果
传统的评估方法习惯于认为,梯田脱水、育秧时节的烂秧比例和收割时的秕谷比例超过20%都可以作为梯田种植抗拒气候风险失败的标志。然而,通过对黔东南侗族稻作梯田的综合调查后发现,上述习惯性的评估指标存在很大的局限。首先,在这里的...
关键词:侗族 气候风险 评估指标 梯田种植 
侗族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智慧被引量:1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45-49,共5页罗康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扩大和稳定我国中西部水资源储养能力的文化对策研究"(08AJY025)阶段性成果
经过漫长岁月的适应与重构,侗族的传统文化已经定型为温湿山地丛林区的林粮兼营定居农耕类型文化。近5个世纪以来,侗族的这一文化样式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与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的生态智慧以及有效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特点的...
关键词:侗族 传统文化 生态智慧 生态价值 
时空规序的节律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来自贵州省黄岗侗族村落的田野调查被引量:10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7-10,共4页罗康隆 彭书佳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我国西部地区各民族生计方式多样性及其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NCET-10-014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招标重点项目"稳定与扩大我国中西部水资源储养能力的文化对策研究"(08AJY025)
侗族文化的建构是立足于对所处环境适应的结果,并表现为对特定生计资源的规序化配置。其主要内容就是从社区的"时空规序社会共识"以实现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这是侗族社区社会运作的文化策略。将社区生计资源的丰沛与匮乏在制衡格局中...
关键词:时空规序 节律 资源配置 黄岗 侗族社区 
传统知识与生态灾变救治被引量:1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S2期496-499,共4页罗康隆 
国家社科基金招标重点项目(编号:08AJY02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NCET-10-0146)
西南地区石漠化灾变问题,已引起社会、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面对石漠化灾变问题,不同学科提出了不同的救治方略。本文认为灾变是立足于人类安全而提出的文化概念,为此,人类对灾变的理解中必然打上价值判断的烙印。而价值判断髓文化而异,...
关键词:生态灾变 传统知识 生存安全 石漠化山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