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康智

作品数:48被引量:17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凯里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侗族文化清水江流域生态价值文化生态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怀化学院学报》《长江师范学院学报》《云南社会科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调适与应对:唐代以降中央王朝对黔东南侗族地区的经营与管理被引量:1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2年第5期51-67,154,共18页罗康智 莫明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时期土司制度与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研究”(16BMZ021)。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自唐宋以来的整个黔东南侗族的历史都可以理解为家族村社史,村社之间靠款规和款约维系其间的关系,使其协调、兼容。侗族社区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左右时,在侗族传统社会原有社会组织的基础上也可以形成一些...
关键词:黔东南 侗族 历史过程 家族村社 
生态、生计与生命: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食品安全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1年第3期38-47,153,共11页罗康智 谢景连 
随着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的进程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在这样的发展历程中,国家将食品安全纳入官员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无疑是一种富于预见性的决策。但通过对农村食品现状的调查发现,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乡村的食品在结构和品...
关键词:城镇化 乡村社会 食品安全 
对侗族人工营林管护期“间伐代抚”的文化生态解读被引量:1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1-4,共4页罗康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辑、研究与利用”(16ZDA157)。
侗族人工营林的管护期在整个林业生产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期,期间实施的管护成效对整个森林的正常生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管护过程中实施的"间伐代抚"是针对所处生态系统,在长期经营人工营林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验积累,具有适...
关键词:人工营林 森林管护期 间伐代抚 维护与利用兼容 
审视与回归:对土司制度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39-45,共7页罗康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时期土司制度与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研究”(16BM2021)阶段性成果。
学界对土司制度进行研究的著述颇丰,但在搜集、整理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时,却发现对这一制度的认识存在着诸多的偏颇。针对这些偏颇,从土司制度中的职官体制、土流并治、施法举措、健全与完善以及因俗而治推行该制度的生态背景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因俗而治 改土为流 土流并治 
从生态到生境:人类生态学的兴起与发展被引量:3
《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3期58-63,共6页罗康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文献采辑、研究与利用”(项目编号:16ZDA157)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认为人类生态学这一分支学科的主要特点在于关注点从生态学单纯针对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等的研究转向了对人与自然的关注,而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又体现:使生态学从研究自然的学科到与人文交叉研究的学科、使...
关键词:人类生态学 人类社会 可持续发展 
对清水江流域“林粮间作”文化生态的解读被引量:6
《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104-109,共6页罗康智 
清水江流域侗族、苗族群众在人工营林中实施的"林粮间作"技术,既有前人对相关技术原理的误判,也展现了当地苗侗林农拥有的成套本土知识和技术。当今学人重新审视这一传统技术获得了全新的认识,进而深入理解民族文化能动适应于所处环境...
关键词:清水江流域 “林粮间作” 山地农耕体制 文化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语境下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被引量:10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9年第1期79-85,共7页罗康智 
2018年度凯里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专项课题(课题号:XZX1811)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对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后不难发现,其主导思想主要是立足于传统村落的价值观立论,但对传统村落破坏的罪魁祸首又正好是对传统村落的当代价值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破解这一难题的办法,只能是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
关键词:生态文明 传统村落 工业文明负效应 
论乡村振兴主体的缺失与回归被引量:24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8年第4期91-97,共7页罗康智 郑茂刚 
2018年度凯里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专项课题<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生态路径研究>(课题号:XZX1811)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问题应运而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了解决上述"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旗帜鲜明的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顶层设计之下,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都从各自不...
关键词:乡村振兴 主体 缺失与回归 
跨民族经济活动中的非经济制约因素研究——以习俗诱发的干扰因素为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84-90,共7页罗康智 
凯里学院博士专项课题"民间生态知识的当代研究"(BS201508)的阶段性成果
习俗在民族文化的总体结构中承担着规约消费、协调人际活动、组织社会财富的积累、规约社会物质的再分配等社会功能。这样一来,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跨民族经济活动中,就成了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起到推动作用,否则就会制约经济的发...
关键词:民族经济 习俗 非经济因素 
复合种养模式对石漠化灾变区生态恢复的启迪——以贵州省麻山地区为例被引量:3
《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155-168,共14页罗康智 
凯里学院博士专项课题"民间生态知识的当代研究:以贵州石漠化山区为研究对象"(BS201508)
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地的田野调查表明,贵州省麻山地区石漠化灾变的成因不仅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背景密切关联,更与当地传统的复合种养农耕模式受到冲击密不可分。从当地传统复合种养农耕模式中,找寻对生态环境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的...
关键词:复合种养 石漠化灾变 生态恢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