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1101030)

作品数:7被引量: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涛崔晓梅谭丽辉张炜赵世佳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吉林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中油吉林石化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振动与冲击》《爆炸与冲击》《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抗撞性薄壁构件优化设计碰撞力金属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两种不同诱导槽结构抗撞性优化设计被引量:3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1期120-126,共7页谭丽辉 谭洪武 崔晓梅 徐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5121);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01030);一汽集团科技创新项目(1332)
为了提高圆截面金属薄壁构件的抗撞性,在其上引入圆弧形凹、凸2种诱导槽结构并以其为研究对象。建立以诱导槽数量及其半径为优化参数,以比吸能(SEA)和压溃力效率(CFE)为评价指标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讨论了均布设置的诱导凹槽、凸槽...
关键词:汽车工程 优化设计 比吸能 压溃力效率 诱导槽 薄壁构件 
带有圆弧形凹槽金属薄壁圆管抗撞性优化设计被引量:5
《爆炸与冲击》2014年第5期547-553,共7页谭丽辉 徐涛 崔晓梅 张炜 赵世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5121);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01030);一汽集团科技创新项目(1332)~~
在金属薄壁圆管的基础上,引入圆弧形凹槽诱导结构并以其为研究对象,建立以凹槽数量及其半径为优化参数,以比吸能和压溃力效率为评价指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分析研究均布设置诱导凹槽对结构吸能、最大峰值压溃力及压溃力曲线平稳性的影...
关键词:爆炸力学 优化设计 圆弧形凹槽 薄壁圆管 比吸能 压溃力 径向基函数 
具有不同诱导槽结构的薄壁圆管抗撞性优化被引量:20
《振动与冲击》2014年第8期16-21,共6页谭丽辉 谭洪武 毛志强 崔晓梅 徐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5121);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01030);一汽集团科技创新项目"乘用车碰撞概念模型建立与优化分析"(1332)
在金属薄壁圆管(原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引入不同形式的圆弧形诱导槽结构并以其为研究对象,建立以诱导槽半径、槽端距、槽间距为优化参数,以比吸能和最大峰值碰撞力为评价指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分析研究了诱导凹槽、凸槽及凸凹交替的诱...
关键词:薄壁构件 比吸能 最大峰值碰撞力 抗撞性 诱导槽 
带有圆弧形凸槽金属薄壁圆管抗撞性优化设计被引量:20
《振动与冲击》2013年第21期80-84,共5页谭丽辉 徐涛 张炜 崔晓梅 赵世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5121);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01030);一汽集团科技创新项目(1332)
在金属薄壁圆管(原模型)上设置圆弧形凸槽诱导结构并以其为研究对象,建立以凸槽个数及其半径为设计变量,以比吸能(SEA)最大化和最大峰值碰撞力(MaxF)最小化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在保证不影响薄壁构件吸能能力的情况下,通过对其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薄壁构件 比吸能 最大峰值碰撞力 优化设计 圆弧形凸槽 
轿车侧碰中车门抗撞性的快速优化被引量:8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第3期677-682,共6页徐涛 郝亮 徐天爽 左文杰 郭桂凯 程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5121);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01030);2010年度长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KZ03)
针对汽车侧面碰撞时吸收能量的重要部件——车门结构,进行了快速抗撞性优化设计。将提高车门结构吸能量作为优化目标,选择主要部件的板厚为设计变量,建立抗撞性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基于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快速合理地分布样本点。根据多...
关键词:机械设计 抗撞性 优化设计 响应面法 均匀试验设计 粒子群优化算法 
基于横摆角速度预测的制动防抱死系统单轮修正控制策略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第2期261-265,共5页玄圣夷 白海英 左文杰 宋传学 
吉林大学学科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450060445092);吉林大学青年教师创新项目(450060441099);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0103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801110290414)
针对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系统在对开路面的制动稳定性展开研究,基于Kalman滤波技术构建了横摆角速度预测器,并基于此实现了单轮修正控制策略,在充分保证ABS系统在对开路面下制动的方向稳定性的前提下,有效缩短了制动距离。利用硬件在环...
关键词:汽车工程 制动防抱死系统 单轮修正控制 横摆角速度预测 
主动横摆力矩与制动防抱死协调控制策略被引量:2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第S2期25-29,共5页玄圣夷 宋传学 李林 
吉林大学学科前沿与交叉学科新项目(450060445092);吉林大学青年教师创新项目(450060441099);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01030)
从ABS和AYC工作时序及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出发,提出了减压AYC控制策略,结合修正的单轮ABS控制策略,实现了二者的协调控制。利用硬件在环实验台,对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策略可以充分提高整车的行驶安全性。
关键词:车辆工程 制动防抱死控制 主动横摆力矩控制 协调控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