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WLH53)

作品数:6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叶洪阎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墨尔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海外英语》《外语学刊》《东南学术》《牡丹江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英语写作后现代主义跨文化外语教学跨文化教学改革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L2 Writing Pedagogy
《海外英语》2012年第9X期17-18,21,共3页叶洪 
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研究项目"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英语专业写作教改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现代批判视域下的跨文化人格研究"(编号WLH53);湖南省十二五教科规划课题"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XJK011BGD037)
This paper reviews a succession of pedagogical orientations in second/foreign language (L2 hereafter) writing,each representing a different conception of the nature of writing.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historical dev...
关键词:L2 WRITING PEDAGOGICAL development SOCIAL FUNCTION 
一项跨文化英语创新写作教改的实验报告被引量:3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第8期123-125,共3页叶洪 阎勇 
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研究项目"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英语专业写作教改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现代批判视域下的跨文化人格研究"(编号WLH53);湖南省十二五教科规划课题"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XJK011BGD037);中央高校青年教师助推项目"肯尼斯伯克新修辞学研究"(2011QNZT225)
本文报告了一项英语专业的写作教改实验。该创新写作课程将跨文化交际教学法引入外语写作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教改课程的背景、理论基础和课程设计,并通过5个中西文化热...
关键词:英语写作 跨文化外语教学 创新写作 
批判教学法视野中的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以中南大学2010级英语专业写作教改为例被引量:22
《外语学刊》2012年第4期118-122,共5页叶洪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后现代批判视域下的跨文化人格研究"(WLH53);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研究项目"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英语专业写作教改研究";湖南省"十二五"教科规划课题"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XJK011BGD037)的阶段性成果
批判教学法赋予外语教师和学生社会责任,让英语学习者超越自身的历史和文化束缚,获得个人自由与解放。本文从二语/外语写作教学史上的实用性与批判性之争开始,分析目前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以中南大学写作教改尝试为例,...
关键词:批判教学法 英语写作 教学改革 
人文社科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的后现代转向被引量:12
《东南学术》2012年第3期15-21,共7页叶洪 Julie White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现代批判视域下的跨文化人格研究”(项目编号:WLH53);湖南省十二五教科规划课题“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项目编号:XJK011BGD037)
本文从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区别与联系入手,着重论述了现代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的后现代转向,包括其共同的后现代哲学基础,对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关系的重新认识,以及研究方法与表述的更新等。本文旨在引起我国学者对现代研究方法和方法论演变...
关键词:研究方法 方法论 后现代主义 研究者定位 
跨文化外语教学中的“内文化交际”研究与实践被引量:5
《外国语文》2012年第3期114-117,共4页叶洪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现代批判视域下的跨文化人格研究"(编号WLH53);湖南省十二五教科规划课题"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XJK011BGD037)的资助项目;澳大利亚联邦教育委员会赞助课题"跨文化外语教材及教法的创新研究"(ARClinkage project;LP100100291)的成果之一
跨文化交际包括跨越国界的文化交际和国家内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两个方面,笔者建议将后者称为"内文化交际"(inn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本文着重论述了全球化时期"内文化交际"的概念内涵,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在外语...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内文化交际 跨文化“第三空间” 
当下主义与符号异化--中国社会流行语的后现代价值取向被引量:1
《学术论坛》2012年第3期174-178,共5页叶洪 郑侯周楠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现代批判视域下的跨文化人格研究”(编号WLH53);湖南省十二五教科规划课题“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XJK011BGD037)
流行语是最能体现社会与时代焦点的语言。文章通过揭示"神马都是浮云"和"忐忑"等社会流行语背后的价值观点与文化特征,讨论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后现代主义的精神特征,呼吁寻找新的参照点重塑人们的思想意识。
关键词:社会流行语 后现代主义 价值取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