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XKG007)

作品数:17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武仙竹王运辅马江波肖琳李凤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更多>>
相关期刊:《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边疆考古研究》《三峡生态环境监测》《考古》更多>>
相关主题:遗址翼手目骨骼食虫目考古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历史地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湖北郧西白龙洞遗址管状骨化石内黄壳层物质分析被引量:1
《第四纪研究》2017年第4期866-876,共11页郑利平 武仙竹 王青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微痕分析与数字模型技术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批准号:10XKG:007)资助
白龙洞遗址被认为是中更新世早期的古人类遗址,沉积物属于岩溶环境下形成的洞穴土状堆积。遗址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8层,管状的动物骨骼化石出土于第2层。所出管状骨化石内表面附着有黄壳层物质现象,本文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X射...
关键词:白龙洞遗址 黄壳层 成分 光谱 古气候 
我国城市考古中翼手目遗骸的首次发现及其生态、资源域分析被引量:3
《第四纪研究》2017年第1期187-195,共9页武仙竹 马江波 邹后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显微分析与数字模型技术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批准号:10XKG:007)资助.致谢 感谢审稿专家和编辑部杨美芳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
翼手目是哺乳动物纲中唯一真正会飞翔的动物。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已发现较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鲜有发现,城市遗址考古中重庆南宋府衙遗址为首次发现。2012年重庆南宋府衙遗址H43考古发掘中,通过使用水洗法获得2件小褐菊头蝠(Rhino...
关键词:重庆 城市考古 宋代 资源特点 小褐菊头蝠 
三峡地区古代居住环境中的食虫目动物伴栖现象被引量:2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2016年第2期44-51,共8页武仙竹 马江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XKG007)
三峡地区气候温暖、潮湿,时令水果资源丰富,是我国食虫目动物演化的核心区之一。食虫目动物在三峡地区很早(早更新世早期)就与人类有伴栖关系。这种伴栖关系可以追溯到现生食虫目动物刚刚出现的一些种类上,如龙骨坡遗址的似毛猥(H.cf.Su...
关键词:三峡地区 生态环境 古居民 食虫目动物 
重庆市穿洞旧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被引量:5
《考古》2016年第6期3-10,共8页武仙竹 邹后曦 王运辅 李凤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三峡地区古人类演化及其资源价值研究”(项目批准号:KJ13063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微痕分析与数字模型技术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项目批准号:10XKG007)资助
穿洞遗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与湖北省利川县交界区域,行政区划属于重庆市奉节县云雾土家族乡高原村一组,地理坐标为北纬30°36′0.4″,东经109°06′54.9″,洞口海拔为1466米(图一)。2008年7月,重庆师范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在三...
关键词:重庆 长江三峡 穿洞遗址 更新世晚期 旧石器时代 
重庆南宋府衙遗址骨制品及其埋藏背景被引量:1
《第四纪研究》2016年第2期312-321,共10页武仙竹 马江波 袁东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显微分析与数字模型技术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批准号:10XKG:007)资助
重庆南宋府衙遗址(老鼓楼衙署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有骨制品加工工具、骨制品废料以及加工使用过的多种骨制品,遗址时代距今约730多年。骨制品材料以多种家畜骨骼为主,其中大多数为马和羊骨骼,少数牛和猪骨骼;此外,还有中国北...
关键词:骨制品 宋元战争 城市考古 重庆 
三峡地区渔业资源及渔业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被引量:5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1期47-54,共8页武仙竹 肖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No.10XKG007)
长江三峡干流在历史时期具有气候积温高、降水充沛、水质优、水溶氧充足、水道深、水体营养矿物元素及饵料丰富等地理条件,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渔业资源库(流域性产卵场,种质优良、品种繁多的淡水渔场)。从新石器时代早期以来,人们非常...
关键词:渔业资源 环境变迁 生产方式 三峡地区 
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骨骼在古代城市考古中的发现被引量:2
《第四纪研究》2015年第3期784-786,共3页武仙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显微分析与数字模型技术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批准号:10XKG:007)资助
自然界哺乳动物中,小哺乳动物种类(啮齿目、翼手目和食虫目)约占哺乳动物群总体70%左右.动物考古中的大型哺乳动物研究,主要了解人类历史时期家畜蓄养、肉食资源开发方式与规模,而小哺乳动物考古,则重在了解古代生态环境、人类与小...
关键词:古代城市 黄胸鼠 考古 骨骼 大型哺乳动物 小哺乳动物 人类历史 重庆涪陵 
巫山蓝家寨遗址啮齿目动物研究报告被引量:1
《边疆考古研究》2015年第1期351-358,共8页武仙竹 邹后曦 滕明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微痕分析与数字模型技术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批准号:10XKG007)
<正>一、引言巫山蓝家寨遗址地处长江三峡最大支流大宁河中游一级阶地。位于北纬31。15′95'、东经109。48′23',海拔132~152米。2010年三峡水库蓄水至175米后,该遗址淹没于水下。2012年6月,在三峡水库水位降至海拔145米时,重庆市文化...
关键词:啮齿目动物 三峡水库 研究报告 文化遗产研究 抢救性发掘 齿脊 重庆师范大学 春秋时期 白腹巨鼠  
重庆丰都三峡地区宋代油桐材料的发现与意义被引量:5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5期54-59,共6页王运辅 武仙竹 邹后曦 黄秒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No.10XKG007);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No.KZZD-EW-032)
油桐(Vernicia fordii)是起源于中国的油料树种;利用油桐种子提炼的桐油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在中国古代工业及世界近现代工业生产中产生过巨大影响。油桐开发、利用从唐代以来已有较多文献资料介绍,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也一直把油桐...
关键词:重庆丰都 瓦啄嘴遗址 油桶 种子 木炭 
巫山蓝家寨遗址发现食虫目和翼手目动物被引量:8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1期37-41,共5页武仙竹 邹后曦 黄秒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No.10XKG007);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No.KZZD-EW-032)
2012年巫山蓝家寨遗址考古发掘中,获得距今2 4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喜马拉雅水麝鼩(Chimmarogale himalayicus)、小臭鼩(Suncus etruscus)、微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等骨骼标本。这些骨骼标本的鉴...
关键词:食虫目 翼手目 骨骼 古环境 三峡地区 蓝家寨遗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