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d071)

作品数:21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韩春燕张芳馨韩文淑刘广远张丛皞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渤海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习与探索》《短篇小说(原创版)》《文艺争鸣》更多>>
相关主题:东北文学乡村叙事文学村庄叙事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闯关东文学”的历史脉络及其价值被引量: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9期49-56,共8页王欣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北地域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0&zd071);"‘九一八’国难文学文献集成与研究"(项目编号:14ZDB081);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闯关东’与‘闯关东’文化现象研究"(项目编号:2017BS44)的阶段性成果
"闯关东"作为一种独特而典型的东北文化表意系统,早已成为众多学科的公共研究场域和被普遍认同的概念。而中国文学研究界对"闯关东"题材作品的关注则非常薄弱。本文从"闯关东文学"命名的合理性及必要性出发,首次提出并阐释"闯关东文学"...
关键词:闯关东 闯关东文学 闯关东精神 历史价值 
《后上塘书》:致力于人性启蒙的乡村叙事被引量:2
《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第4期45-50,共6页张丛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北地域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0&zd071);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14BZW004);吉林大学廉政建设专项研究课题"新时期廉政文化与文学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015LZY036)的阶段性成果
孙惠芬自1980年代发表作品至今,一直用写作来编构着自己的文学故乡,“上塘”和“歇马山庄”这两个辽南地域文化浓重的文学村庄已成为她的专属领地,其对孙惠芬的价值不亚于高密东北乡之于莫言的意义。如果说,莫言是在历史的纵深沟壑...
关键词:乡村叙事 人性 80年代 地域文化 孙惠芬 文学 莫言 故乡 
重返历史现场: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路径——以1945—1949年东北文学再研究为例被引量:1
《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2期133-137,共5页张丛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北地域文化研究"(10&zd071)
经过长期积累与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已接近饱和,在现有状况下,以"重返历史现场"的方式聚焦一些非经典研究区域是深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必要选择。"1945—1949年东北文学"研究既要正视这一时期曾经共存的多种文艺景观和东北解放区形...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1945—1949东北文学 解放区文学 文化变革 文学实践 
从“研究”到“生产”——市场、现实主义文学与《活着之上》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6期74-81,共8页杨丹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北地域文化研究"(10&zd071)阶段性成果
阎真对“知识分子叙事”有着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耐心和韧性,《曾在天涯》、《因为女人》、《沧浪之水》、《活着之上》四部长篇小说清晰地标注了阎真的“知识分子写作”路线图,并且这幅路线图一直呈现出不断突入当代知识分子生活迷局、...
关键词:活着 现实主义文学 阎真 当代知识分子 《沧浪之水》 精神困境 文学传统 九十年代 小说叙事 《平凡的世界》 
冲突与认同:代际关系与文学生态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1期36-47,共12页刘广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北地域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0&zd071)阶段性成果;2015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地域文化与二十世纪文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slktwx-06)阶段性成果
文学的丰富与繁荣是世代文人的耕耘与劳作,作家在不同时代摹绘或者嗟叹繁杂的社会、世界的生活。我们探讨时代的文学,基本无法脱离探讨时代的作家。一九一七年,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就提出:“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一时代有...
关键词:文学生态 代际关系 《文学改良刍议》 冲突 历史观 进化论 作家 参与者 
村庄意识与新世纪乡村叙事
《华夏文化论坛》2014年第2期170-175,共6页韩文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北地域文化研究”(10&zd071)
村庄意识的集中表达体现了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书写的新变化与新发展,这种发展是乡村叙事写作者自身的创作心理与不断变化的时代语境、文学语境相碰撞而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是写作者欲意对百年乡村叙事传统有所突破的一个切入点。它体现...
关键词:村庄意识 新世纪 乡村叙事 
从电影人物对比关系特点看中西方二元对立理论的差异被引量:2
《文艺评论》2014年第11期35-37,共3页张芳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北地域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0&zd07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七十年代台湾文学话语场域与文学叙事的转换"(项目编号:14BZW130)阶段性成果
二元对立是人类认识世界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无论是西方古典哲学“主客二分”的思想理念,还是中国传统“阴阳互补”的思维模式,二元对立是人类所有理论的基础,有了二元对立才有了之后的多元互生、二元交融等更复杂的结构关系。影响这...
关键词:二元对立 西方电影 人物设置 中西方 对比关系 “主客二分” 文学艺术创作 认识世界 
古老、传统与历久弥新——中国文化的特点与对比叙事
《文艺争鸣》2014年第8期180-183,共4页张芳馨 徐嘉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北地域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0&zd07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七十年代台湾文学话语场域与文学叙事的转换"(项目编号:14BZW130)阶段性成果
在任何有着深厚积淀的民族文化中,都有一些持续地给后世、后人以巨大影响的质性,这些质性颇有“天不变,道也不变”(《汉书·董仲舒传》)的意味。可是,它们往往因其古老,于是在层层的历史云烟背后而面目不清,往往因其“传统”,...
关键词:中国文化 传统 叙事 对比 民族文化 董仲舒 质性 沉寂 
东北文化历史构成的断层性与共生性被引量:24
《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7期129-134,共6页张福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北地域文化研究”(10&zd071)
东北地域文化研究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大背景下提出的。东北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域文化共同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成为加强民族凝...
关键词:东北文化 历史构成 地理概念 断层 东北区域 中华民族 行政区域 黑龙江 
东北文学:荒寒文化的存在与转型被引量:3
《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7期140-143,共4页刘广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北地域文化研究"(10&zd071);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项目"地域文化与新东北作家群研究"
东北地域文化研究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大背景下提出的。东北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域文化共同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成为加强民族凝...
关键词:东北文学 荒寒 转型 文化 中国文学 北方人 南方文学 支撑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