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AB02)

作品数:12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云龙周宁郭玉琼许昳婷库慧君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厦门理工学院长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东南学术》《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艺苑》更多>>
相关主题:戏剧批评戏剧观念民族现实主义戏剧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戏剧视域中的陈瘦竹戏剧理论
《文化艺术研究》2017年第3期82-87,共6页朱玉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项目编号:08AB02)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我国现代著名的戏剧理论家,陈瘦竹以悲剧论、喜剧论以及戏剧基本理论为基石,构筑起有特色的戏剧理论体系。在其戏剧理论建设中,陈瘦竹尤为重视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与批评的融合,并能自觉地将中国与外国的戏剧理论融汇起来。本文将其...
关键词:陈瘦竹 戏剧理论 悲剧 喜剧 话剧民族化 
问题与领域:中国现代话剧观念的艰难抉择被引量:1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38-43,83,共7页许昳婷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AB02)
在20世纪前30年的中国话剧理论批评中,基本概念已经清晰,重要问题均已出现。在中西戏剧比较之中,话剧的推广者们试图确立西优于中、今胜于古的结论,但推导的过程甚为可疑。话剧民族化与大众化的实践,动机为推广话剧艺术,但却充满强烈的...
关键词:话剧观念 民族化 大众化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戏剧观念的立场或方法——20世纪中国戏剧批评的基本问题之三被引量:5
《艺苑》2013年第4期6-11,共6页周宁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国家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项目批准号:08AB02)项目成果;<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导论>
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的社会政治属性选择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而现实主义一旦担负起意识形态使命,势必放弃其科学性与客观性。当现实主义被规定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时,现实就不再是客观真实,而成为被指令的"虚构"。现实主义走向其反...
关键词:真实 幻觉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现代化与民族化:戏剧观念的坦途或迷途——20世纪中国戏剧批评的基本问题之二被引量:6
《艺苑》2013年第3期6-12,共7页周宁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国家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项目批准号:08AB02)项目成果;<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导论>
中国现代性思想困境,即中西古今的二元对立,体现在戏剧观念中,最初是新剧与旧戏、话剧与戏曲之争;为了超越这个二难境界,人们提出话剧民族化与戏曲现代化的出路,但指明方向容易,实践方法难。在建设国家戏剧的宏大理想上,提出"古为今用...
关键词:戏剧观念 现代性困境 话剧民族化 戏曲现代化 
政治化与美学化:戏剧观念的正题与副题——20世纪中国戏剧批评的基本问题之一被引量:4
《艺苑》2013年第2期6-11,共6页周宁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国家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项目批准号:08AB02)项目成果;<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导论>
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的核心问题,是政治与美学的二难选择的问题,戏剧观念的总体取向是政治话语强势,压倒美学,戏剧的社会政治性作为正题贯穿始终,美学性只是间或出现的副题,它可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修正或减弱政治强势,但从未彻底颠...
关键词:戏剧理论批评 政治工具 美学本体 正题和副题 
戏剧作为人的存在方式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44-50,共7页库慧君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08AB02)
艺术是人的存在方式,游戏乃是艺术的存在方式。只有当艺术创作者和鉴赏者在游戏过程中放弃日常经验,转而只关注游戏本身时,艺术才能成其为自身,人的生命也才会在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的过程中得以展开。戏剧要成其为自身,它不但必须要被...
关键词:存在方式 游戏 表演性 
京剧表演程式与被规训的身体被引量:1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51-55,共5页郭玉琼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08AB02)
京剧程式是京剧表演的语言,也是规训京剧演员的内容和方式。京剧样板戏通过程式建立了一套权力机制,用于规训民众的身体,从而规训民众的革命身份。民间表演对程式的解构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权力的严肃性。
关键词:京剧程式 规训 身体 
戏剧民族化:国族话语与民族传统的耦合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56-60,共5页周云龙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08AB02)
抗战期间的戏剧"民族化"讨论,意在探讨如何把都市和农村的戏剧传统编织进抗战建国的国族论述,并在民族主义的书写诉求中实现二者的完美整合。"都市"中的戏剧实践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时刻,无法担当凝聚民族共同体并发挥集体动员的职能,需要...
关键词:戏剧民族化 国族话语 民族传统 都市 农村 
中国现代戏剧创作与奥尼尔的启示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11-116,共6页周云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08AB02)
奥尼尔的影响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进程。洪深、曹禺和李龙云的部分创作实践体现了这种复杂的互动关系,同时也表明了奥尼尔对于中国现代戏剧创作的影响,更多的是一种启示,它为中国现代戏剧的进一步发展贡献了一块可供熔铸...
关键词:中国现代戏剧 奥尼尔 洪深 曹禺 李龙云 启示 
表演“西方主义”:后文革氛围中的《推销员之死》被引量:1
《艺苑》2010年第3期60-63,共4页周云龙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批准号:08AB02)阶段性成果
《推销员之死》在中国的巨大影响和引发的相关讨论,使其成为了反映1980年代初期的中国社会的文化心理的一个载体,其中折射着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人的梦想与焦虑。在中国的"后文革"氛围中对于《推销员之死》的跨文化挪用,使该剧的舞...
关键词:《推销员之死》 “西方主义” 后文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