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宁

作品数:11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话剧戏剧剧作戏剧理论大师班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人文天下》《南大戏剧论丛》《艺苑》《戏剧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台湾京剧的跨文化与跨界流变——以《艳后和她的小丑们》为个案
《四川戏剧》2018年第2期24-28,共5页朱玉宁 
台湾国光剧团的《艳后和她的小丑们》由莎士比亚的悲剧《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改编而来。改编者在对原剧情节、人物进行删减的同时,对舞台设置、服装、音乐唱腔等的设计突破了传统京剧的藩篱,借鉴了话剧、歌剧等的艺术形式,充分体现...
关键词: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 跨文化 跨界 情节 人物 
现代戏剧视域中的陈瘦竹戏剧理论
《文化艺术研究》2017年第3期82-87,共6页朱玉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项目编号:08AB02)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我国现代著名的戏剧理论家,陈瘦竹以悲剧论、喜剧论以及戏剧基本理论为基石,构筑起有特色的戏剧理论体系。在其戏剧理论建设中,陈瘦竹尤为重视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与批评的融合,并能自觉地将中国与外国的戏剧理论融汇起来。本文将其...
关键词:陈瘦竹 戏剧理论 悲剧 喜剧 话剧民族化 
民族化与大众化:论中国话剧理论批评的向度
《当代戏剧》2017年第4期8-10,共3页朱玉宁 
中国话剧来自西方,取道日本。1907年2月,中国留日学生组成的春柳社在日本东京用汉语演出了《茶花女》第3幕;四个月后,该社又演出了《黑奴吁天录》,规模盛大;同年秋,王钟声等人组织的春阳社,在上海演出《黑奴吁天录》。中国话剧...
关键词:中国话剧 理论批评 《黑奴吁天录》 大众化 民族化 向度 日本东京 《茶花女》 
“西潮东渐”与“原创焦虑”——新世纪中国话剧演出望
《戏剧文学》2017年第7期4-10,共7页朱玉宁 
21世纪以来,中国话剧演出市场十分繁荣。大量外国原版话剧通过各种艺术节或邀请展被引进国内,中国本土的经典剧作、商业剧作、校园戏剧等不断被搬上舞台,非主流话剧也在困顿与坚守中默默前行。新时期的话剧演出市场喧嚣而热闹,但在这背...
关键词:西潮 经典话剧 商业话剧 校园话剧 非主流话剧 原创 
后戏剧剧场中的言说方式——2016上海戏剧学院国际导演大师班(南欧)侧记被引量:2
《新世纪剧坛》2017年第1期74-78,共5页朱玉宁 
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办的国际导演大师班自2009年开办以来,到2016年已是第八年。它的特点是,每年都会邀请世界范围内某一地区的著名导演作为授课教师,自2009年以来已经先后有美国、英国、法国、俄国、德国、大洋洲、北欧等地的老师...
关键词:上海戏剧学院 大师班 导演 言说方式 南欧 国际 2009年 侧记 
论“总体戏剧”观念的历史演进
《南大戏剧论丛》2016年第1期90-97,共8页朱玉宁 
19世纪以来,在瓦格纳、阿尔托、巴罗等戏剧家的理念中,'总体戏剧'或者'整体戏剧'的概念常被提及,这反映出戏剧家对长期以来倚重文学性要素的戏剧观念的审视。然而,随着戏剧发展中剧场性要素的突显,'总体戏剧'又有滑向剧场至上的危险。...
关键词:“总体戏剧” 文学 剧场 综合 
一曲生命的赞歌——话剧《九儿》观后
《人文天下》2015年第10期59-60,共2页朱玉宁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早已成为国人心中的经典,这一经典文本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加家喻户晓。而自小说《红高粱家族》诞生以来,各种对于小说的改编文本也相继出现。1988年张艺谋导演,姜文、巩俐主演的电影《红高粱》获得第38...
关键词:生命 诺贝尔文学奖 红高粱 电影节 小说 家族 文本 改编 
规训或反叛——谈新古典主义戏剧理论的发展与衰落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5年第3期103-106,共4页朱玉宁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12C067);福建省教育厅A类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A11390S)资助
新古典主义戏剧理论作为戏剧理论史上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其思想渊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17世纪确立于法国,随之在启蒙主义、浪漫主义戏剧理论的反叛下走向衰落。通过检视新古典主义戏剧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戏剧思潮具...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 “三一律” 规训 反叛 
戏剧中影视手法的介入——以彼得·谢弗剧作为例
《艺苑》2013年第6期21-22,共2页朱玉宁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2012C067);福建省教育厅A类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A11390S)资助
当代戏剧中,影视手法的介入有逐步增多的趋势,彼得·谢弗的剧作中定格手法的运用以及蒙太奇效果的实现,成为这种结合的典范之作。
关键词:戏剧 影视 彼得·谢弗剧作 
历史化与新奇化——彼得·谢弗剧作的选材被引量:1
《艺苑》2013年第5期74-75,共2页朱玉宁 
彼得·谢弗剧作在时间选择方面的独特性及其他剧作技巧的成功运用,使其剧作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而他在剧作时间上历史化与新奇化的特点,并不是要引起莫名的新奇感,而是体现出其戏剧内容的普适性。
关键词:彼得·谢弗剧作 历史化 新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