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8070)

作品数:35被引量:13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庆洲吴运江张蓉刘晖万谦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建筑史论汇刊》《《规划师》论丛》《华中建筑》《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意匠城市水系营建明清断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艺术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洛阳市老城安国寺的修复思路探讨
《城市建筑》2019年第35期90-93,共4页张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78070);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支持项目(18A560011)。
安国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内,是一座始建于唐代的著名寺院。本文以安国寺这个实际项目为例,通过对安国寺进行价值定位,提出了安国寺修复思路及初步方案,对后续如何实现历史街区的活化做出新的项目规划...
关键词:文物保护 安国寺 价值定位 佛寺修复 古城活化再生定位 
华夏遗产之珍--古城水系被引量:3
《城市建筑》2018年第1期14-19,共6页吴庆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0678070,51278197)
本文拟从若干重要方面研究中国古代的城市水系,比如,江河水系如何影响城市选址,城市水系的规划建设,等等。文中总结了城市水系的十大功用:供水、交通运输、溉田灌圃和水乡养殖、军事防御、排水排洪、调蓄洪水、防火、躲避风浪、造园绿...
关键词:城市水系 遗产 城市的血脉 保护 城市特色 
中国古代城市安全防御体系研究被引量:3
《《规划师》论丛》2014年第1期158-166,共9页伍国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78070、51278197)
本文从城市选址的生态安全、城池的军事防御、规划的御旱防洪和文化的心理防御等方面论述了中国古代城市安全防御体系的构成及其建设特点,指出中国古代城市的安全防御体系是物质防御体系与精神防卫体系的统一,其生态安全思想是宏观生态...
关键词:中国古城 防御体系 物质防御 精神防卫 借鉴意义 
城水相依显特色,排蓄并举防雨潦--古城水系防洪排涝历史经验的借鉴与当代城市防涝的对策被引量:36
《城市规划》2014年第8期71-77,共7页吴庆洲 李炎 吴运江 刘小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哲理、学说及历史经验研究”资助项目(50678070)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古城水系营建的学说及历史经验研究”资助项目(51278197)
分析了现代城市暴雨后产生内涝灾害的原因和解决城市内涝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通过借鉴古代城市水系"城壕环绕、河渠穿城、湖池散布"的布局方式和古城水系是"排蓄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设施等历史经验。结合当前城市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
关键词:暴雨 城市内涝 城市水系 密度 断面 排涝规划 
明清商丘古城营建的历史与文化研究
《建筑史》2014年第1期75-94,共20页张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哲理、学说及历史经验研究》(编号:50678070)和《中国古城水系营建的学说及历史经验研究》(编号:51278197)支持
本文从中国古代城市营建史的学术视角研究了明清商丘古城的历史与文化特色。通过对其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的梳理,选取体现古城营建特色的选址、历代水患及城市防洪体系、古城以龟为意匠的文化内涵、众多的文物名胜等方面展开论述,表明明...
关键词:选址 营建 城墙 抗洪排涝 营城思想 
古城形态的区域性综合研究意义——兼论永州古城景观形态演变综合研究意义
《华中建筑》2014年第5期155-159,共5页伍国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0678070;51278197)
该文简述了地域文化景观和中国城市形态研究的现状,突出了古城形态的区域性综合研究意义。指出古城形态研究应转变研究范式,加强多学科交叉,拓展文化区系研究视角,既突出个体研究,又深化区域古城"面"的研究,以利于建构区域城市形态历史...
关键词:古城形态 区域性 综合性 永州古城 研究意义 
基于水系的明清西安城市景观空间营建初探被引量:1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5期804-808,共5页吴左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80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197);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基金资助项目(11ZGXM56001)
以明清西安为研究对象,立足水系特征对城市景观空间进行深入剖析,揭示明清西安在区域河流水系逐渐枯竭的不利形势之下之于城市景观空间的营建智慧。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考察和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明清西安充分利用渠系、河...
关键词:明清西安 水系 景观空间 营建 
中国景观集称文化研究被引量:13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2013年第1期227-287,共61页吴庆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哲理、学说及历史经验研究”(项目号:506780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城水系营建的学说及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51278197);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岭南建筑学派与岭南建筑创新研究”(课题编号:11ZGXM56001)
本文探讨了景观集称文化的定义、内容,经考证研究后提出:我国景观集称文化起源于西周,至唐代起有较大发展,出现了十景诗、十景画、二十景诗和二十景画。我国自然山水景观集称渊源久远,唐代柳宗元的'永州九记'为其先声;五代出现自然山水...
关键词:景观集称文化 传统美学 哲学 历史文化 水文化 
襄阳古城历代防洪体系的建设及减灾措施被引量:1
《中国名城》2013年第4期47-52,共6页吴庆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哲理;学说及历史经验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0678070)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古城水系营建的学说及历史经验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1278197)
探讨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历代的水灾及其防洪体系的建设以及采取的减灾措施。襄阳古城的防洪体系由城池防御系统和保护城池的堤防系统组成。由于历代汉江洪水不断袭击襄阳古城,襄阳古城加强了城池和堤防建设,并采取了若干防洪减灾的措施。...
关键词:襄阳古城 防洪体系 城池防御系统 堤防 系统 建设 减灾措施 
乐山古城历代水患与防洪措施研究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3年第1期23-39,共17页吴庆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哲理、学说及历史经验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06780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城水系营建的学说及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51278197)
文中分析了乐山古城选址的四利和一弊,其中的一弊即不利于防洪。通过对历史上乐山古城洪灾的统计和采取的防洪措施的分析研究,认为这些措施是有效的。民国38年间有七次洪灾,是由于古城防洪的城、堤破败而又无维修,外城又被拆毁之故...
关键词:乐山古城 历代水患 选址 防洪措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