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40036)

作品数:8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黄小平王利民李黛岚更多>>
相关机构:赣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嘉应学院学报》《方言》《龙岩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客赣方言客家方言客家话体标记动词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客赣方言毗邻地带的划界问题——以宁都、广昌为例被引量:2
《嘉应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20-23,共4页黄小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B1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4003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面上项目(2014M55040);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YY05);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4218)
方言的分区和划界问题是汉语方言学中的难题,对于方言毗邻地带在此采用"语音标准为核心来分区,特征词为补充来划界,兼顾人文历史背景"的方法,对宁都县肖田话、广昌县城话进行方言属性判别。在判别后,发现历史行政区划与方言划界存在某...
关键词:客赣方言 毗邻地带 划界 特征词 
宁都方言的“来”被引量:3
《龙岩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11-14,共4页黄小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40036);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YY05);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JXJG-15-14-5);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421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面上项目(2014M550402)
宁都方言的"来"字有实词的用法,也有虚词的用法。做实词时可以单独作谓语或做代动词;也可用于其他动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将要做某事、表目的、表趋向,有的演化成表将来的体标记。"来"也可用在句末做语气词,表祈使、表确认等等。
关键词:宁都方言  动词 语气词 
赣南客家方言的特殊程度副词“全”“认”“一”被引量:2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76-79,共4页黄小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40036);江西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4YY05);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4218)
赣南客家方言的"全""认""一"能表示程度深义,意思是"很""非常""特别""最"。它们能接形容词、非动作动词。"全""一"由它们的全称量化义语法化而来,它们含有复数、加合义。"认"是由"认真"词汇化而来。"全"表深程度具有类型学意义。
关键词:客家方言    程度副词 
江西宁都客家方言的“呃”被引量:6
《方言》2014年第3期273-276,共4页黄小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江西客赣方言毗邻地带的过渡性质及其客家方言原始模型性质研究"(编号:12YJC740036);江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赣南客家方言古语词研究"(编号:12YY0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4M550402)的阶段性成果
江西宁都客家方言有体标记"呃",可用于谓词后表达完成体和持续体,也可用于句末,表达事态出现变化。"呃"还可引出情态补语。"呃"有可能来源于"在"义介词"喺"的语法化。
关键词:宁都 客家方言 “呃” 体标记 
客赣方言一些同族词的源流探究
《嘉应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15-18,共4页黄小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40036)
客赣方言中存在着一些同族词,它们有的本字未明。在此,根据文献和语音演变规律考析了客赣方言六点几对同族词的源流关系。主要有"杷"、"孟"和"吻"类词。
关键词:客赣方言 同族词 源流 
宁都客家话疑问语气系统略述被引量: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81-86,共6页黄小平 王利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40036);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08WX09)
宁都客家话的疑问语气系统包括疑问句式、疑问代词和疑问语调。其中正反问句疑问句式类别繁多,形成了一些较有特色的表疑问的合音词。有些疑问句式、疑问代词等具有过渡性质,也见于赣语中。
关键词:客家话 疑问语气 过渡性质 
宁都客家话的四声别义现象
《龙岩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7-10,共4页黄小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江西客赣方言毗邻地带的过渡性质及其客家方言原始模型性质研究"(12YJC740036);江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赣南客家方言古语词研究"(12YY003)的阶段性成果
宁都客家话存在四声别义现象,主要通过声调变读来表达新的意义。有些变读的声调与连读变调无关,有任意性。有些变读的声调调值是连读变调产生的,并且它们固定化后重新归入各调类。有些变读的声调是该字的白读层,但因该白读层很罕见,故...
关键词:宁都 客家话 四声别义 
客赣方言毗邻地带几个过渡词的本字考证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6-9,共4页黄小平 李黛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40036);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09ZD015)
客赣方言毗邻地带存在着一些过渡词,它们进而延伸到客家方言区,有的发展成为客家方言特征词,主要有同族词"踮"、"点"、"漱"、"鏉"类,单独的词有"濑"。本文考证出它们的本字及其形成原理,对地方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客赣方言 过渡词 本字 传统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