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ZX012)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爱军陶悦王羽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道德与文明》《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求是学刊》《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牟宗三知识论道德形而上学管窥基础主义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知识与生命:直觉的双重类型及其意义
《求是学刊》2013年第6期28-33,共6页王羽 刘爱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形而上学之思背后的知识探寻--论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哲学知识论";项目编号:08CZX012;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项目"文化的大众媒介化与意识形态";项目编号:LBH-Q11074
作为人类思想的一种重要的认识形式,直觉主要分为两类:与命题对象相连的在知识领域中存在的"认识上的直觉",以及与非命题对象相连的在生命领域中存在的"生存上的直觉"。前者具有的往往是知识论上的意义,提供的是对知识确定性的说明;后...
关键词:直觉 知识 生命 意义 
形而上的必然性、逻辑的必然性与道德的心愿--牟宗三“良知自我坎陷”说的理论根据及其限制
《道德与文明》2013年第3期149-154,共6页刘爱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8CZX012)
牟宗三以"形而上的必然性"、"逻辑的必然性"、"道德的心愿所致"来言说"良知自我坎陷"说的根据,其间的理论问题在于:其一,内圣是开不出外王的,道德界是无论如何也产生不出知识界的;其二,道德良知处的"知体明觉"虽然也是绝对的,但是它却...
关键词:牟宗三 “良知自我坎陷”说 道德形而上学 知识论 
“道德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价值及其思想限制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1期1-8,共8页刘爱军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形而上学之思背后的知识探寻--论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哲学知识论"(08CZX012)
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通过诠释康德哲学而建构起来的"道德的形而上学",实际上是将康德哲学儒学化了,其间体现出来一种儒学中心主义的立场。"道德的形而上学"思想的理论限制在于:将"物自身"看作是一个具有价值意味的概念,这无疑是对康德...
关键词:牟宗三 康德 道德的形而上学 物自身 智的直觉 
论牟宗三的道德主体思想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7-11,共5页刘爱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形而上学之思背后的知识探寻--论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哲学知识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08CZX012)
在牟宗三的哲学中,"主体"主要有"道德主体"与"知性主体"这两层意义,前者成就的是道德界和本体界,后者成就的则是知识界。以道德主体来表征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具有理论的合理性,但是,由于难以摆脱传统儒家"德性之知"优于"见闻之知"的樊篱...
关键词:牟宗三 道德主体 知性主体 
牟宗三道德形而上学体系之管窥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12-16,共5页陶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形而上学之思背后的知识探寻--论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哲学知识论"(08CZX012)
牟宗三是现代新儒家中最富思辨性与原创性的哲学家之一,他所建构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是在会通中西哲学的基础上对儒家哲学所做的现代创发,在当代哲学界占有重要的位置。但这一体系又具有如下几个问题:(1)以儒家的立场观点来诠释和改造康...
关键词:牟宗三 道德形而上学 儒学 
“所与”与知识论中的基础主义——兼论牟宗三的知识论前提思想被引量:1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15-19,共5页刘爱军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形而上学之思背后的知识探寻--论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哲学知识论"(08CZX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受张东荪与C.I.刘易斯影响,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先生在其早年知识论著作《认识心之批判》中,也是将经验性的"直接的呈现"作为知识论的前提和材料,而"直接的呈现"与"所与"密切相关。诚然,牟宗三的作为知识论出发题材的"所与"理论与张东...
关键词:“所与” 知识论 基础主义 牟宗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