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XW008)

作品数:12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丽张宇丹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年记者》《云南艺术学院学报》《云南行政学院学报》《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更多>>
相关主题:国产电影公共新闻民生新闻民生化媒介角色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早期云南民族电影的国家认同建构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65-71,共7页吴丽 金虎 
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老边境民族语电视传播与文化安全研究>(批准号:11XXW008)
早期云南民族电影是特定历史语境下国家对各个民族进行国家认同意识培养的重要工具。这些电影通过一定的创作策略,将有关国家主权、国家政权、国家政治发展道路、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融入影像叙事,进而培养各个民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
关键词:云南早期 民族电影 国家认同 
共和国成立前及初期国产电影的艺术属性呈现被引量:1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93-98,共6页吴丽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老边境民族语电视传播与文化安全研究"(11XXW008);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回归电影产业的基本属性--建国60余年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2014Y356);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项目"云南少数民族电影史"(13)
早期国产电影的艺术属性主要呈现为娱乐大众的艺术体验。共和国成立前,私营电影在迎合与引导观众需求之间徘徊。在左翼电影工作者与私营影业公司的合作中,二者通过娱乐叙事与政治主题的结合,使得在民族解放与国内政治斗争最激烈的抗日...
关键词:共和国成立前及初期 国产电影 艺术属性 
文化安全视域下的西双版纳民语电视文艺节目探析被引量:2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65-71,共7页吴丽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老边境民族语电视传播与文化安全研究";项目编号11XXW008
西双版纳的少数民族语电视文艺栏目是中老边境中国一侧构建国家文化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目中通过对被拍摄民族的倾向性选择、"落后——进步"对比式的内容设置和发挥故事化叙事的社会行为示范效应等生产传播策略,有助于提高受众...
关键词:文化安全 西双版纳 少数民族语 电视文艺节目 
新中国建立初期国产电影的经济属性呈现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75-78,共4页吴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老边境民族语电视传播与文化安全研究"(11XXW008);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回归电影产业的基本属性--建国60余年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2014Y356);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项目"云南少数民族电影史"(13)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语境下,电影首先是被作为事业、宣传爱国主义的重要媒介而得以发展的。在这一时期,私营电影的发展举步维艰,最终走向消亡;红色电影则在中央政府的直接扶持下迅速发展成为盈利部门。这正体现出早...
关键词:新中国建立初期 国产电影 经济属性 
云南影视教育80年的发展与思考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97-100,共4页吴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老边境民族语电视传播与文化安全研究"(11XXW008);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项目"云南少数民族电影史"(13)
在近80年的时间里,云南影视教育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但由于长期以来对影视产业属性的认知偏差或市场意识的缺失等原因,使云南的影视教育远远落后于本土影视业的发展。当务之急是树立正确的影视观,使影视教育更好地发挥出促进...
关键词:影视教育 多层次体系 市场意识 地区发展 
云南电视新闻40余年的发展与思考被引量:2
《青年记者》2013年第20期87-88,共2页吴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老边境民族语电视传播与文化安全研究"(项目编号:11XXW008)阶段性成果
在我国,新闻事业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作为宣传思想的集中体现,电视新闻的变迁折射出传播体制、传播观念、社会文化思潮的嬗变,成为电视改革的缩影。探讨新时期云南电视新闻的发展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先对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发...
关键词:电视新闻 云南 意识形态属性 社会文化思潮 产业属性 新闻事业 宣传思想 传播体制 
后现代语境下的影像传播被引量:1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45-49,共5页吴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XXW008);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2Y082)
在后现代的语境下,"将存在视觉化"成为后现代主义最突出的特征,影像传播作为全球性的文化传播,影响着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实践。随着影像媒介的简易化发展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影像叙述话语权利的社会性扩散,推动了民间影像的兴...
关键词:后现代 影像传播 民间影像 
论新闻影像的共时性“再现”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47-50,共4页吴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老边境民族语电视传播与文化安全研究"(11XXW008);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影视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与利用研究"(09Y0311);云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影像文化志"(KW070072)
新闻影像已成为人们获取日常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新闻影像叙事与传播的共时性再现功能的解析,揭示了新闻影像对社会成员进行召唤和控制的意识形态属性,指出信息化社会受众的影像依赖往往会导致一定程度的现实认知偏差和行为...
关键词:新闻影像 共时性再现 影像依赖 意识形态 
媒介角色再思考——由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想到的被引量:6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13-16,共4页吴丽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老边境民族语电视传播与文化安全研究"(编号:11XXW008);2009年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云南影视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与利用研究"(编号:09Y0311)的研究成果之一
从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到时政新闻民生化,中国电视新闻传播观念在不断更新。这一嬗变过程的重要意义在于激发了业界、学界的探索力,促使人们认真审视新闻的本质、媒体的角色、媒体与受众及政府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新闻事业的健...
关键词:媒介角色 时政新闻 民生新闻 公共新闻 时政新闻民生化 
论电视民生新闻负面报道失当的危害
《武陵学刊》2011年第6期64-67,共4页吴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老边境民族语电视传播与文化安全研究"(11XXW008);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影视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与利用研究"(09Y0311)
由于报道量、报道方式、编排形式等因素所导致的电视民生新闻中负面报道失当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往往会误导受众和新闻报料人,产生负面报道"通胀"效应并破坏收视情绪。媒介从业人员应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负面报道...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 负面新闻 报道失当 危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