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51024)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玉兰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求索》《理论观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诗僧齐己晚唐五代诗学意义咏物诗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从《禅月集》看晚唐诗僧贯休的诗学体系
《理论观察》2015年第12期92-94,共3页胡玉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诗僧文学批评研究"(15BZW08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唐代诗僧文学批评研究"(12YJC751024)阶段性成果
《禅月集》是晚唐诗僧贯休的别集,收录诗歌700多首。这些诗歌除了记录贯休的经历外,也记录了贯休对于诗歌本质的思考。贯休作为僧人,以儒家诗教说作为创作宗旨,是对传统诗学的继承;以才力作为品评和创作的标准,以谢灵运、李白作为榜样,...
关键词:贯休 禅月集 诗学 儒家 诗禅 
论宋代诗僧诗话的内容特征
《黑河学刊》2013年第4期41-42,45,共3页胡玉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51024)
宋代诗僧诗话的内容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色。在北宋初期,诗僧的诗话主要以唐代的诗歌作为评介的内容;在北宋中后期,诗僧的诗话内容加入了本朝的诗人诗作。两宋之际的惠洪是一个关键人物,他在继承唐人形式的基础上,大量选用了宋代僧俗...
关键词:宋代 诗僧 诗话 内容 特征 
初唐诗僧慧净的佛学修养对其诗学的影响及意义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13-116,共4页胡玉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唐代诗僧文学批评研究>(12YJC751024);广东商学院博士项目<初唐佛学与文学之关系研究>
慧净是初唐著名的僧人与诗人。他凭借自己的文学才华,蜚声初唐的佛教界与诗坛。他有深厚的佛学修养,精通诗歌理论,熟悉经史著作,勇于跟外道论衡。他通过诗歌创作传达诗歌缘情而发的主张,并自觉追求诗歌的声韵对仗的形式之美。他编选《...
关键词:慧净 佛学 诗歌理论 古体诗 近体诗 
诗僧齐己咏物诗创作模式的诗学意义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00-101,104,共3页胡玉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唐代诗僧文学批评研究"(12YJC751024);广东商学院博士项目(07BS02)
齐己的咏物诗吟咏对象包括植物、动物、自然物、人工物等。他常常通过描写自然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对于人事的认识,感叹人事的兴衰;通过记叙朋友间的互赠往来,表现他与僧侣、儒生、道士的情谊以及对生命的独特感受。他的咏物诗创作带有...
关键词:齐己 咏物诗 创作模式 
不见来香社,相思绕白莲——论晚唐五代诗僧齐己的“白莲社”情结被引量:1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4-6,共3页胡玉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51024);广东商学院博士项目(07BS02)
齐己是晚唐五代的诗僧。他一生云游四方,居所甚多。东林寺是他居住的寺庙之一,他对之感情深厚,原因在于东林寺是东晋名僧慧远的栖居修行之所。慧远内外兼修的修行模式,与名士贤人一百二十三人共结的白莲社,送客不过虎溪的名僧风范,在齐...
关键词:诗僧 齐己 慧远 白莲社 情结  境界 
论晚唐五代诗僧齐己咏物诗的诗学意义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73-74,共2页胡玉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51024);广东商学院博士项目(07BS02)
晚唐五代诗僧齐己的咏物诗有近200首,占《白莲集》诗歌总量的四分之一。齐己借用植物的形变、品行感怀以扩展诗歌内容;借动物的特征与习性寄怀以加深诗歌内涵。齐己的咏物诗的创作方式是对传统诗学命题"物感说"的实践与继承,在唐代诗学...
关键词:诗僧 齐己 植物 动物 咏物 诗学 
佛教与上官仪及其诗文创作之关系被引量:1
《求索》2012年第10期145-146,159,共3页胡玉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唐代诗僧文学批评研究”(12YJC751024);广东商学院博士项目“初唐佛学与文学之关系研究”(07BS02)
佛教对上官仪仕途的影响表现为他在朝廷佛教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对于其诗歌创作的影响表现在他诗歌创作"清空"风格的形成与"玄远"诗歌意境的建构,对于其诗歌理论的影响则表现为对诗歌声律形式理论的开拓与佛教情怀抒发。
关键词:上官仪 诗歌 意境 理论 佛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