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52029)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石英马征宋根成李沁叶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平顶山学院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圣经文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纪伯伦阿拉伯文化阿拉伯世界美国文学立德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梦游者》三大主人公形象原型叙事批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23-27,共5页宋根成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早期阿拉伯裔美国文学研究"(10JYC752029);河南省教育厅青年社会科学项目"布洛赫小说的叙事美学研究"(2014-qn-416)
赫尔曼·布洛赫的第一部历史小说《梦游者》在价值崩溃历史观的视角下,艺术再现了西方传统文化死亡的过程。在国内外研究中,鲜有研究者聚焦布洛赫笔下人物形象塑造的原型解读。本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这部小说三部曲的每部中的主...
关键词:赫尔曼·布洛赫 主题 原型叙事 价值崩溃 
论《忽至森林深处》对犹太民族心理创伤的隐喻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18-120,共3页李沁叶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0YJC752029)
以色列优秀作家阿摩司·奥兹在其《忽至森林深处》中以纯净的笔调描写了一则童话故事,在故事中流露出自己对犹太民族苦难历史的回顾与思考。奥兹用童话隐喻被迫害的犹太人伤痛与畸形心理反应:被欧洲化了的犹太人只能在心中保有对欧洲执...
关键词:阿摩司·奥兹 《忽至森林深处》 单恋 屈辱与沉默 自闭性 
纪伯伦英语文学的“圣经文体”研究
《圣经文学研究》2013年第1期282-300,共19页马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早期阿拉伯裔美国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0YJC752029)
20世纪初期的阿拉伯旅美作家纪伯伦,在英语文学中采用了"圣经文体"的创作形式,这使其作品在体裁、结构、叙述语言和整体风格上都与圣经文学表现出相近之处。"圣经文体"的运用,不仅体现了纪伯伦试图在文学创作中融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关键词:纪伯伦 英语文学 圣经文体 美国现代主义文学 
《哈立德之书》——埃敏·雷哈尼的自白被引量:1
《外国文学动态》2013年第2期53-54,共2页石英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号2012CWX109);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2012-QN-0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10YJC752029);早期阿拉伯裔美国文学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项目号12CWW0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哈立德之书》是阿拉伯裔美国文学开拓者埃敏·雷哈尼(AmeenRihani,1876—1940)所创作的第一部英语小说。该书1911年由美国托德·米德公司首次出版。这部小说不仅生动记录了作者埃敏·雷哈尼早年移民美国的生活经历,而且记录了他...
关键词:立德 阿拉伯文化 自白 美国文学 现代科技 英语小说 西方文化 阿拉伯世界 
文化间性:外国文学个案研究方法的更新——由纪伯伦研究谈起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90-95,共6页马征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早期阿拉伯裔美国文学研究"(10YJC752029)的阶段性成果
传统的外国文学个案研究有一套沿袭已久的模式,在分析作品和作家生平的基础上,对作家作品进行简约化、标签式的文化上的"追根溯源"。这种"概而化之"的程式化研究,实际上忽视了文学创作的具体情况,将原本复杂、立体、丰富的文学阐释简单...
关键词:外国文学 个案研究 方法论 文化间性 纪伯伦 
“叙美派”文学的历史意义与文学价值被引量:1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37-39,共3页石英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52029)
"叙美派"文学是阿拉伯文学中的一个特殊流派,特定的历史背景使它拥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与文学价值,"叙美派"文学对阿拉伯传统文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还成功地将东西方文学融合为一体,从而展现出阿拉伯文学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叙美派”文学 历史意义 文学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