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1BB19)

作品数:6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世雄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研究》《戏剧艺术》《福建艺术》《戏曲艺术》更多>>
相关主题:谱系表演戏剧人类学程式化西方戏剧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从拉赫美托夫到“样板戏”英雄——论“新人”舞台形象的人类学意义
《戏剧艺术》2013年第2期4-23,共20页陈世雄 
作者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戏剧人类学>(批准号:01BB19)的部分成果
十月革命后,别尔嘉耶夫曾经说过,俄罗斯正在产生一种跨民族的"新的人类学类型"。从俄国小说中的"新人"拉赫美托夫到中国样板戏中的英雄群像,一种跨民族、跨国别的"新人"的确已经在文艺作品中出现,并且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乐观的悲...
关键词:新人 英雄 人的谱系 人类学 
戏剧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方法被引量:7
《文艺研究》2013年第1期81-91,共11页陈世雄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戏剧人类学"(批准号:01BB19)阶段性成果
人类学对戏剧学家最大的启示在于,戏剧实际上是人的自我实验,其基本方法是对人进行分类。戏剧使人们能够观察在舞台上塑造人物形象的演员,虚拟出各种不同的"小型社会",对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进行直观的考察和研究。巴尔巴等人的戏剧人类学...
关键词:戏剧人类学 自我实验 人的谱系 表演 扮演 
演员身体与人的谱系被引量:3
《戏曲艺术》2012年第4期6-19,共14页陈世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戏剧人类学>(批准号01BB19)的阶段性成果
身体是戏剧人类学进行分析的绝佳题材。忽视身体的倾向在戏剧学领域,甚至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身上也曾经发生过影响。"体系"从形成到完善的过程就是从身心二元论"回归身体"的过程。梅耶荷德认为身体是最具表现力的舞台元素,因此创造了"...
关键词:身体 戏剧人类学 角色类型 脚色行当 表演 募仿 写实 写意 布景 
程式化,还是生活化?——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的不同走向被引量:4
《戏曲艺术》2011年第2期14-25,29,共13页陈世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戏剧人类学"(批准号:01BB19)阶段性成果
不论是中国戏曲还是欧洲戏剧,都曾经积累了大量表演程式,即程式化的肢体语言。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中国戏曲与欧洲戏剧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截然不同的激烈变化。欧洲在启蒙思潮的冲击下,古典主义规范瓦解,随着欧州自然主义、现实...
关键词:表演 身体语言 程式化 生活化 规范 体系 
程式化,还是生活化?——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的不同走向被引量:4
《福建艺术》2011年第2期4-14,共11页陈世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戏剧人类学"(批准号:01BB19)阶段性成果
在我国的“比较戏剧学”研究中,有两种说法,人们似乎早已听惯了,而实际上是有待推敲的。第一种说法认为.中国戏曲的身体语言是程式化的.而西方戏剧的身体语言是非程式化的、生活化的.
关键词:西方戏剧 中国戏曲 程式化 19世纪中期 生活化 18世纪 身体语言 戏剧学 
男芭蕾、男旦、“女形”的性别与美学问题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10年第2期60-71,共12页陈世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戏剧人类学"(批准号:01BB19)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对当代西方"男芭蕾"、中国戏曲男旦和日本歌舞伎的"女形"演技的比较研究,探讨与戏剧中的男扮女妆现象相关的"中性美"范畴,指出"中性美"并不是男、女之外的第三性之美,或是像"人妖"那种不男不女的"美",而是综合男性之美与女性之...
关键词:性别观念 美学问题 芭蕾 男旦 日本歌舞伎 当代西方 中国戏曲 雌雄同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