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0SJD710016)

作品数:10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糜海波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内蒙古社会科学》《湖北行政学院学报》《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意蕴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被引量:3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01-106,共6页糜海波 
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SJD7100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研究(12JDSZ1010)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大众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思想武器,秉持着为大众服务的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命题,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明了目标和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运用马...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性 实效性 
略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涵义与方法
《长江论坛》2012年第1期17-20,共4页糜海波 
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10SJD710016)的阶段性成果
"大众化"之涵义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特质所决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运用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联系实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阐释,也要做好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涵义 方法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依据与路径被引量:1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26-29,共4页糜海波 
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2010SJD710016)
"大众化"之依据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特质所决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运用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联系实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阐释,也要做好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依据 路径 
道德的存在方式与道德教育的价值目标被引量:1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2期45-48,共4页糜海波 
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SJD710016)的成果之一
道德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把握现实世界,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规范、德性和善行实际上构成了作为社会现象的道德的具体存在方式。道德教育要完整地体现其实践意义,必须全面把握道德的存在方式,将受教育者持守规范、提升德性、追求善行作...
关键词:道德 存在方式 道德教育 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价值维度探析
《长白学刊》2011年第5期43-47,共5页糜海波 
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2010SJD710016)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质是无产阶级政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民、掌握大众并以此来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内在统一,它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科学理论的重要渠道,而其根本的实践意...
关键词: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价值维度 
关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一些思考被引量:1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68-71,共4页糜海波 
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2010SJD710016)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原理、价值理念和思维方法的笃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信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本”意蕴探析被引量:1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22-27,共6页糜海波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编号:2010SJD710016)
马克思主义哲学因其终结了传统的意识哲学而转变为实践哲学,形成了"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解决思维问题的新世界观。这种新世界观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主张一种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以人的实践为原则解释世界的本质,以辩证的方法理解人类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史观 实践 “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道德主张中“三对范畴”的价值统一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5-9,共5页糜海波 
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编号2010SJD710016)的成果之一
作为无产阶级寻求自身和人类解放发展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不是从道德理想出发来解释世界与历史的生成和发展,但这并非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不讲道德或没有道德观点。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内核,把人民大众视为价值主体,在此基础上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道德主张 价值统一 
国内关于“普世价值”的研究综述被引量:1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24-28,共5页糜海波 
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2010SJD710016)的成果之一
当下一些人宣扬的所谓的"普世价值"是有特定内涵和特别用意的,对这股错误思潮必须加以澄清、剖析和抵制。"普世价值"的实质是意识形态性质的西方话语霸权,破解和拒斥"普世价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态度、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
关键词:普世价值 意识形态 阶级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当代工人阶级概念的变迁及历史境遇——基于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的考察被引量:1
《理论导刊》2010年第10期37-40,共4页糜海波 
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2010SJD710016)的成果之一
在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动和影响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和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人阶级在数量、素质、结构、特点、内涵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表现。工人阶级的概念需要从"总体工人"的意义上重新作出诠释。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
关键词:当代工人阶级 变化 知识经济 全球化 历史境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