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2JJD820010)

作品数:23被引量:41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汪劲吴卫星邓海峰丁霖竺效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大学法律评论》《政法论丛》《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更多>>
相关主题:环境法权利环境权类型化有权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作为领域法的环境法:问题辨识与规范建构被引量:24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97-107,共11页吴凯 汪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重大攻关项目"环境法上的权利类型研究"(12JJD820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环境法合作原则及其法律适用研究"(15BFX1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典型的领域法,环境法的发展得益于强烈的问题意识以及对环境保护领域本体性的正视与尊重。环境法发展过程中领域法特质最为鲜明地表现在三项问题辨识与对策形成技术:准确定位法律问题并将其从部门法体系中相对剥离、保持与特定领域...
关键词:环境法 领域法学 问题意识 规范建构 法学方法论 
宪法环境权条款的实证考察被引量:8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80-88,共9页吴卫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820010);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FXB002)
环境权是当代社会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通过对194个国家宪法条文的研究和归纳,发现有85个国家的宪法有环境权的明文规定。环境权具有超越地域、法系、国家性质和国家发展程度而成为普遍性权利之趋势,有的国家宪法"绿化"程度更深,不仅规...
关键词:环境权 环境权入宪 环境权可诉性 国家人权机构 
进化中的环境法上的权利类型探析——以环境享有权的核心构造为中心被引量:16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87-98,共12页汪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重大项目(12JJD820010)
曾经一度被热烈讨论的环境权及其相关理论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新时期时遭遇到了空前的冲击。环境法上权利类型的发展需要基石性范畴的支撑以形成有效应对环境问题的法律方法;环境保护的法律实践需要加强法律权利的赋能;法律应对环境...
关键词:环境法 权利 类型化方法 法律实践 法律遵从 
论环境法上权利的异质性及其类型化的方法论功能被引量:7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10-125,共16页吴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重大项目(12JJD820010);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2016]3100号)
由于环境法学研究中"法律理论"与"法律工程"思维模式的混淆,"法律工程"思维模式主导下形成的环境法上以"权利库"形式存在的权利群落呈现出高度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与不同环境自然资源要素背后的科学原理差异性,以及我国不同地区自然地...
关键词:权利类型 环境法 异质性 权利主体 共同体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多少算够?被引量:1
《京师法律评论》2016年第1期246-262,共17页严厚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行政处罚制度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4CFX06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重大项目《环境法中的权利类型研究》(项目批准号:12JJD820010)的阶段性成果
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过程的公众参与是否足够,应当以是否符合程序正义作为衡量标准。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足够'的公众参与应当符合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司法救济三方面的程序要求,具体而言,包括但不限于:依法应当征求公众意见的主体准...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程序正义 信息公开 救济 
论环境享有权作为环境法上权利的核心构造被引量:22
《政法论丛》2016年第5期51-58,共8页汪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委托重大项目"环境法上的权利类型研究"(12JJD820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环境享有权是每个公民(自然人)生存本能需求的表达,既包括对清洁环境要素的生理享受,也包括对优美景观、原生自然状况的精神和心理享受。环境法上权利群落中绝大多数权利所承载的社会功能,或多或少可为现有部门法之法律解释所涵盖,或者...
关键词:环境享有权 法律解释 功能分析 类型化方法 环境法 
派生性环境权宪法渊源的比较研究——兼论中国环境权宪法化的路径选择被引量:4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6年第1期305-315,共11页吴卫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环境权理论的新展开”(09CFX0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环境法上的权利类型研究”(12JJD820010);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公民生态权利研究”(13FXB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权入宪成为当代宪法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除了在宪法中明文规定一个独立的环境权条款之外,环境权的实质内容也有可能涵摄于宪法的其他条款之中,这种派生性环境权的宪法渊源包括生命权、健康权、人性尊严和环境...
关键词:派生性环境权 生命权 健康权 人性尊严 环境政策 
把国家环境管理权关进制度的笼子——试论我国国家环境管理权监督机制的构建
《清华法治论衡》2016年第1期138-152,共15页丁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重大项目“环境法中的权利类型研究”(项目编号:12JJD820010);2013年度“中达环境法学位论文奖学金”资助。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①在反腐倡廉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关键词:权力监督机制 制度笼子 制约和监督 制度的笼子 预防腐败 约束权力 反腐倡廉 防范腐败 
美国环境保护地役权制度探析被引量:31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84-88,92,共5页吴卫星 于乐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CFX0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820010);江苏省法学会一般课题(SFH2013B01)
环境保护地役权是权利持有者对于不动产施加限制或积极性义务的一种非占有性利益。自19世纪晚期以来,美国的环境保护地役权制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使用保护地役权和土地信托来保护未开发的土地在美国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机制。美国环...
关键词:环境保护地役权 环境规制 生态价值 经济价值 
试论环境权私法救济之可能性——来自日本国立市景观纠纷案件的启示
《清华法治论衡》2015年第1期260-270,共11页裴敬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环境法中的权利类型研究》(课题编号12JJD820010)阶段性成果
环境权一直以来都是环境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我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但到目前为止,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未有定论。在如此情形之下,本文无意对环境权纷繁复杂的体系、理论等内容进行构建性...
关键词:环境权理论 构建性 违法性 侵权行为 法律保护 土地所有者 民事权益 学院路 赔偿请求 损害赔偿责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