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454)

作品数:26被引量:23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改生刘宏伟王军卫王小利马守才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大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麦类作物学报》《中国农学通报》《西北植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小麦杂种小麦杂种优势诱导小麦雄性不育雄性不育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麦醇溶蛋白电泳技术在杂交小麦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4
《麦类作物学报》2007年第2期223-225,330,共4页赵伟 邵景侠 张改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970454);国家"863"重大专项计划项目(2002AA207004);陕西省"十五"杂交小麦攻关项目(2005K01-G4);国家杨陵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专项基金项目(99-1A)
为了探索一种能准确用于鉴定杂交小麦种子纯度的方法与技术,采用种子醇溶蛋白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杂交小麦品种(组合)西杂一号、西杂三号和西杂五号进行分析,建立了西杂一号、西杂三号和西杂五号的标准图谱库,同时利用...
关键词:小麦 醇溶蛋白 蛋白指纹图谱 纯度鉴定 
小麦杀雄剂SQ-1反复施用与人工多次模拟降雨对其药效及植株结实率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2006年第5期42-44,共3页徐仲阳 张改生 牛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970454);国家"863"重大专项项目(2002AA207004);陕西省"十五"杂种小麦攻关项目(2005K01);国家杨陵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专项基金项目(99-1A)
为明确小麦杀雄剂SQ-1喷施后遇雨及雨后复喷对小麦的杀雄效果及异交结实率的影响,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冲洗SQ-1和重复喷药喷水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SQ-1的杀雄效果以及异交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杀雄剂SQ-1在雨前2 h喷施便可以被植株...
关键词:杂种小麦 杀雄荆SQ-1 杀雄效果 自交结实率 
不同山羊草属细胞质对小麦淀粉粘度参数的影响被引量:2
《麦类作物学报》2006年第3期71-74,共4页潘建刚 张改生 牛娜 马守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970454);国家863重大专项(2002AA207004);陕西省"十五"杂种小麦攻关项目(2004K01-G4-01);国家杨陵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专项基金项目(99-1A)
为了利用小麦亚族丰富的细胞质资源改良小麦淀粉品质,以具有山羊草属(Aegilops)6种不同异源细胞质的异质小麦品种Chris为材料,与生产上广泛种植的4个常规小麦品种进行正反杂交,研究了异源细胞质对其F1籽粒淀粉粘度参数(峰值粘度和稀懈值...
关键词:小麦 异源细胞质 淀粉粘度参数 品质改良 
小麦品系多Ⅱ多子房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8
《麦类作物学报》2006年第1期35-37,共3页马守才 张改生 李红茹 赵常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970454);"863"计划重大专项(2002AA207004);国家杨凌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项目(B2-9)
为了解小麦多子房性状的遗传特性,为多子房性状在小麦高产育种及杂种小麦选育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将多子房小麦品系多Ⅱ分别与4个普通小麦正反杂交,F1自交并与单子房普通小麦回交得到F2和BC1群体。结果表明,F1全为多子房植株,F2分离,...
关键词:小麦 多子房性状 遗传分析 
陕西关中地区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优势型研究被引量:1
《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第8期1553-1557,共5页刘宏伟 刘秉华 张改生 王振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454);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2001AA241041);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基金(2004035382)
选用在陕西关中地区表现优良且某一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的11个冬小麦品种(系),根据农艺性状分为大粒型、多穗型、穗重型和中间型4类,组成6种NCII杂交组合模式,研究不同组合模式的杂种优势,探讨根据农艺性状划分杂种小麦亲本优势型在杂种小...
关键词:小麦 杂种优势型 杂种优势 
RAPD分子标记与小麦杂种优势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麦类作物学报》2005年第6期1-5,共5页刘宏伟 刘秉华 张改生 王振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970454);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1AA241041);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4035382)
为了给杂种小麦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18个杂种小麦骨干亲本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并结合18个亲本所组配组合的杂种优势、超亲优势和特殊配合力测定,研究了RAPD遗传标记与杂种小麦亲本优势群划分和杂种优势预测之间的...
关键词:杂种小麦 杂种优势 RAPD标记 相关分析 
小麦显性多子房基因的RAPD标记被引量:5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5年第5期553-556,共4页王军卫 张改生 刘宏伟 宋亚珍 牛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9970454);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863)项目(NO.2001AA241041);国家杨凌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资助项目(No.1999-B9);陕西省十五攻关项目(No.2001K02-G1-0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No.232298)资助
利用BSA法,以显性多子房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与普通小麦(T.aestivum)品种西农1376进行杂交,从F2分离世代建立多子房性状基因池和单子房基因池,采用RAPD-PCR方法,以440个随机引物筛选单、多子房的混合群体及其双亲。发现10个引物的...
关键词:小麦 显性 多子房基因 RAPD 
小麦种子活力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研究(英文)被引量:29
《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第9期1674-1679,共6页马守才 张改生 王军卫 卢碧霞 李宏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454);杨凌示范区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本研究利用12个普通小麦品种对10个种子活力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研究,表明除正常幼苗百分率外,其余种子活力性状在品种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种子贮藏物质转换效率、电导率两个性状间及与其它性状均无显著的遗传相关,因此对他们的选择...
关键词:小麦 种子活力 遗传变异 遗传相关 
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选配分析被引量:6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年第3期23-26,共4页王军卫 张改生 刘宏伟 王小利 王永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970454);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AA241041);国家杨凌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资助项目(1999-B9);陕西省"十五"攻关项目(2001K02-G01-01)
选用8个表现突出的杂交组合,以小偃22作对照,从亲本和杂种一代产量性状、株型、株高、抗病性等农艺性状角度对其组合选配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个组合在产量性状上均表现出正向的杂种优势。产量构成因素中以千粒重的优势为最大,其...
关键词:杂交 小麦 亲本选配 产量性状 杂种优势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选育优良杂种小麦品种被引量: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1期23-26,共4页王军卫 张改生 刘宏伟 王小利 王永军 孙小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970454);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AA241041);国家杨凌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项目(1999-B9);陕西省"十五"攻关项目(2001K02-G01-01)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2001~2002年度杂种小麦品比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性状对杂种小麦产量贡献的关联度顺序为千粒重>穗数>穗粒数>株高。在各参试组合中,以西杂5号表现最好,其次为2611/8727,西杂1号。
关键词:灰色系统理论 选育 杂种小麦 品种 千粒重 穗数 穗粒数 株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