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113)

作品数:8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洪波文正棹陈华平徐希军方瑞芬更多>>
相关机构:安庆师范学院池州学院安庆市高琦小学更多>>
相关期刊:《池州学院学报》《平顶山学院学报》《宿州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马克思主义翻译工作作风新青年五四运动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陈独秀教育思想研究
《宿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9期21-23,共3页陈旭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条件研究"(AHSK09-10D113)
阐述了陈独秀的教育思想,论证了陈独秀不仅有丰富的教育实践,而且有系统的教育思想,是一位知名的教育家。在陈独秀看来,中西教育有三大不同:在教育方针上,西方重全身,中国只重脑部;在教育内容上,西方重现实、重实证,中国重幻想、重遗文...
关键词:陈独秀 教育思想 取法西洋 发展新教育 
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原因探析被引量: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6,共6页张洪波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条件研究"(AHSK09-10D113)
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迅速传播的国际原因有:十月革命的鼓舞、共产国际的影响、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国内原因是:救亡图存需要新理论指导、无产阶级需要理论武装、有相融的思想基础、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精英;更因马克思主义具...
关键词:五四前后 马克思主义 中国 传播 原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科学性及实践性特质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9-20,共2页文正棹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113)
古往今来,任何一种文化现象或社会思潮的出现都有促使其形成和传播的历史环境,都有孕育其茁壮成长的社会土壤。马克思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能够被中国人民所接受,不仅仅在于她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前卫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科学性 实践性 理论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安徽的早期传播被引量:1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37-39,共3页文正棹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113)
十月革命以后,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左翼的知识分子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地处华东腹地的安徽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使人民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关键词:安徽 马克思主义 新青年 五四运动 
五四时期陈独秀的人口观被引量: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63-67,共5页张洪波 陈华平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113)
陈独秀对"人满为患"说和"民众国强"说以及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进行了分析批判,认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要采取如下措施:发展生产事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科学技术,增强生产能力;重视教育,提升民智;提高劳动者地位,充实劳动者数量;取消垄断特...
关键词:陈独秀 五四 人口观 
批评与自我批评:陈独秀工作作风述论被引量: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61-67,共7页徐希军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113)
在五届总书记任内,陈独秀初步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他多次批评中央和主要领导者在组织发展、民众运动、国共合作等工作中的错误。陈独秀对自己的性格缺陷也进行了自我批评,深刻地检讨了自己在大革命中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和所承担...
关键词:陈独秀 批评 自责 工作作风 
语用学研究现状及应用被引量:1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83-86,150,共5页方瑞芬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113)
语用学是近些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研究领域。文章对语用学的研究进行较系统的梳理,旨在将其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同时对语用学与英语教学以及翻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用学 研究现状 应用 英语教学 翻译 
陈独秀的职业教育观
《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127-129,共3页张洪波 李敏慧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113)
作为教育家的陈独秀,其职业教育思想独具特色。他认为在社会形态中教育属于上层建筑,中国从来就不大重视职业教育,而欧美各国都注重职业教育。主张"一切教育都建设在社会的需要上面",讲究"实际应用",强调理论要联系实际,学习要学以致用...
关键词:陈独秀 职业教育 趋重社会 学以致用 平民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