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070094)

作品数:7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孙福轩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科举学论丛》《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赋学科举辞赋古体明代科举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明代科举试赋考被引量:3
《科举学论丛》2010年第1期39-41,共3页孙福轩 
浙江省教育厅课题(20070094);浙江大学董氏基金项目(NO.13);杭州哲学社会科学项目(B09WX04)
科举试赋,由唐代肇其端,宋承其绪,元代改试律体赋为古体赋,其地位一直受到尊崇,到了明清两代,取士改用八股文,辞赋的地位才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然与明代不同的是,清代赋学(尤其是律赋创作)复兴,诸如博学宏词、翰詹大考、庶吉士考试、...
关键词:试赋 赋学 科举 辞赋 考试 律体 地位 古体 律赋 
刘熙载古体赋论试议被引量:1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36-40,共5页孙福轩 
浙江省教育厅课题资助项目(20070094);浙江大学董氏基金项目;杭州市社科基金项目(B09WX04)
同治、光绪年间是清代古体赋学的又一座高峰,它紧承乾嘉以来的古律之争,推尊骚辞和汉赋。而刘熙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赋论家。论赋起源于"情事杂沓,诗不能驭";提出"赋当以真伪论,不当以正变论",提倡祖骚尊汉,推崇屈原的《离骚》和汉代辞赋...
关键词:刘熙载 古体赋 理论 起源 价值 师法 
论清代赋学的理论特征被引量:1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45-49,共5页孙福轩 
浙江省教育厅项目"唐代以来古体赋学研究"(20070094);浙江大学董氏基金项目"中国古体赋学研究";杭州市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体赋论史"(B09WX04)
清代赋学是对历代赋学的总结与超越,在对前代赋学继承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一代赋学中兴期鲜明的理论特征:一是区别于前代赋依附于诗文评的随意性而具有十分强烈的文体自觉意识;二是在十数部赋话和大量的赋文本批评的基础上,赋学最后得以建...
关键词:清代 赋学 特征 
论明代的赋学理论被引量:1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58-63,74,共7页孙福轩 
浙江省教育厅课题资助项目(20070094);浙江大学董氏基金资助项目
明代的赋学理论,继承的是元祝尧的古体赋观,表现为复古派与反复古派的交相论争。明代后期,出于对中期赋学倾向的反拨,推尊汉魏六朝赋的赋选和赋论家开始出现,表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
关键词:明代 复古 赋论 
论赋的起源被引量:1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63-68,共6页孙福轩 
浙江省教育厅课题"唐以来古体赋学研究"(20070094);浙江大学董氏基金项目"中国古体赋学研究"(NO.11)
赋的起源问题,是赋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钱志熙先生提出"升高能赋"、"瞍赋"中的赋为口头赋,荀、宋之前,赋的名目与体裁已经成立的假说,对学界甚有意义。然仍然有疑问之处。我们认为:源于先秦时期"诗经"中六诗之一的"赋",导源于一种...
关键词: 起源 叙事文 
康雍年间赋选赋学思想论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35-39,91,共6页孙福轩 
浙江省教育厅课题资助项目"唐以来古体赋学研究"(20070094);浙江大学董氏基金项目"中国古体赋学研究"(No.11)
选本批评是赋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出于帝王的提倡,赋学表现出重视律体的倾向,同时由于创作主体的身份认同和对元明赋学的继承,又表现出以情力为主,古律兼综的赋论趋向,这在当时的赋选中有十分鲜明的体现。
关键词:清初 赋选 赋学思想 
科举试赋:由才性之辨到朋党之争——以唐宋两代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150-158,共9页孙福轩 
浙江省教育厅课题资助项目(20070094)
科举试赋始于唐朝,起初以"赋兼才学"为核心,经学家、古文家、辞赋家讨论的是辞赋取士能否为国家择选真正的饱学之士。然而从唐代中后期至两宋,尤其是随着政治层面党争的加剧,文学意义上的辞赋取士与经义取士衍变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使得...
关键词:科举 试赋 才性之辨 朋党之争 谀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