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W089)

作品数:15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海燕王永兵陈宗俊张虹冯慧敏更多>>
相关机构:安庆师范学院安庆师范大学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文坛》《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江淮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小说当代文学史余华《温故一九四二》官场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四个“孩子”的“现代亚神话”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50-55,共6页王海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中国小说发展史论”(项目编号:10BZW089);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对立与和谐:新时期30年小说的发展论阐释”(项目编号:AHSKF07-08D110)
新时期文学中的四个孩子:黑孩、捞渣、丙崽和上官金童,虽出自现代小说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神话,却无不浸染了"神性"或"魔性",他们身上附着了民族的、群体的、端点上的某种"类"的品性,成为民族历史和民族性格的寓言品,这些"孩子"的形象,构...
关键词:现代亚神话 孩子 黑孩 捞渣 丙崽 上官金童 
当代文学史观与“当代文学史”建构——以三种著作为例被引量:1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83-90,共8页梅向东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期中国小说发展史论"(10BZW089)
当代文学史观是建构当代文学史的价值和逻辑依据,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从‘一体化’到‘多元化’"、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从‘共名状态’到‘无名状态’"、董健等《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的"从现代性的‘消解’到‘复...
关键词: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史观 当代文学史 
“当代文学史”的余华书写——以洪子诚、陈思和为例
《宜宾学院学报》2018年第10期40-46,55,共8页梅向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期中国小说发展史论"(10BZW089)
余华的富有争议性是"当代文学史"书写中的一个挑战。洪子诚和陈思和著的余华书写是两种代表性的"历史化"方式。从"一体化"到"多元化"的文学史观与从"共名"到"无名"的文学史观,是洪子诚与陈思和书写余华的最终依据。前者去繁就简和搁置...
关键词: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 陈思和 余华书写 
王安忆《天香》中的姐妹情谊被引量:1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7期112-116,共5页冯慧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时期中国小说发展史论"(10BZW089);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新时期中国改革与文学叙述关系研究"(sk2014zd040)
《天香》中的姐妹情谊有着丰富的内涵。根据内在意蕴,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层次,即闲话家常、绣艺切磋、患难相助和心灵共鸣。王安忆依托历史资料,从女性经验出发,在《天香》中构筑了浪漫的刺绣空间。从独绣到共绣,天香园中充满着女性...
关键词:王安忆 《天香》 姐妹情谊 
余华“接近真实”的小说叙事特色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34-38,共5页梅向东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中国小说发展史论"(编号:10BZW089)
余华究诘什么是"真实",这是其理性思考的进程,更是其小说写作的进程。余华"接近真实"的创作之旅,其实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入文坛习作阶段,小说是大众化常识和经验的叙述,可谓是"实"而不"真";第二阶段是突越常识和大众思维,实施...
关键词:余华 真实 实而不真 真而不实 即真即实 
“知青族”:与新时期小说同行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1期15-25,共11页王海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中国小说发展史论"(项目编号:10BZW089);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对立与和谐:新时期30年小说的发展论阐释"(项目编号:AHSKF07-08D110)
"知青族"作家族群可细分为"下乡知青"和"回乡知青"。"知青族"是"伤痕文学"的揭幕人,参与了"反思文学"的反思;他们构成了"寻根文学"的主力阵容;他们汇聚在"新写实"小说的旗帜之下;他们在"现代主义"的土壤中萌芽生长。"下乡知青"与"回乡知...
关键词:“知青族” 新时期小说 下乡 回乡 生命意义 视点 痛点 叙事模式 
“‘红色’作家群”:命名、命运与创作之变被引量:2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10,共10页王海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中国小说发展史论"(10BZW089);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对立与和谐:新时期30年小说的发展论阐释"(AHSKF07-08D110)
"‘红色’作家群"是中国现当代小说史中重要的作家群体,也是受到主流政治、文化所褒扬和肯定的创作群体,其历史观、价值观与审美倾向均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主潮。然而他们在当代文坛的位置,就"群"的概念而言,不同时期又有所差异:"十七...
关键词:“'红色’作家群” 命名 命运 变革 
贾平凹文学想象中的改革与伦理之关系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27-32,共6页王永兵 张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中国小说发展史论"(10BZW089);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新时期中国改革与文学叙述关系研究"(SK20142D04);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资助项目"新时期中国文学的改革想象与叙述"(2014HD15)
贾平凹以文学想象对中国改革与伦理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而持久的探讨。在他看来,改革是一个痛苦的裂变过程,它在解决农民温饱问题、解放农民的思想、促成传统家庭向现代家庭过渡与转变的同时,又带来了利益与道德关系的失衡、中国文化深...
关键词:贾平凹 小说 改革 伦理 
“喜剧面孔”刘震云——重读《新闻》、“官场”系列和《温故一九四二》被引量:2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6,共6页王海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小说史论"(10BZW089);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对立与和谐:新时期30年小说的发展论阐释"(AHSKF07-08D110)
重读刘震云20世纪80-90年代的小说,我们可发现其"喜剧面孔"之特征:《新闻》中有"谐词隐言","官场"系列"于嬉笑诙谐之处包含绝大文章";《温故一九四二》是历史叙事呈现悲剧的史实,喜剧的史鉴,正剧的史胆。这种"喜剧面孔"的真谛在于他写...
关键词:刘震云 喜剧面孔 价值 
文化断裂带上的足印——论阿城的小说
《江淮论坛》2013年第2期158-164,共7页王海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ZW089);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AHSKF07-08D110)
阿城无可选择地站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带上,他参与"关于中国文化再辨析工程",以其小说,留下与传统文化筋骨相连的深深足印。边缘化的启蒙教育,边缘化的人生经历,成就了阿城小说的一副"边缘之相"。他的小说文本,多是由私密性、无发表...
关键词:阿城 小说 边缘化 私密性 不焦虑 人性 笔记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