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860007)

作品数:13被引量:6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申凡方艳吴志文全燕徐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韶关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编辑之友》《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互联网博客传播传播学风险社会媒介建构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抵抗与收编:“屌丝”恶搞的文化归路被引量:7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11-115,共5页吴志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9YJA860007)
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网络恶搞已成为年轻一族展示个性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它冷视商业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注重仪式抵抗,张扬自我;另一方面,却又无法远离商业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其宿命的归属只能是或趋向商业化,或迎...
关键词:网络恶搞 青年亚文化 抵抗 收编 
博客传播中个体的自我意识及其影响被引量:2
《新闻界》2012年第7期45-48,59,共5页邬心云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网络传播心理学研究"(项目编号:09YJA860007)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博客同时具有个人性和交互性特征,个体在博客传播时的自我意识同时关注着私下自我、公开自我两个方面,关注度因性别、年龄、使用互联网和使用博客的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又影响了个体在博客中的自我表露水平。私下自我...
关键词:博客 私下自我意识 公开自我意识 自我表露 
论人际关系媒介化被引量:11
《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7期52-57,共6页方艳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09YJA860007)的阶段性成果;湖北省高校重点基地媒介技术与传播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立项号2008-00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突破了以往传媒功能研究仅关注信息使命层面的局限,从媒介对人本身的影响出发考察它对人生存的一个基本问题——人际关系的影响。本文认为今天我们的人际关系相当一部分已经被媒介化了,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空间媒介化、人际关系角色...
关键词:人际关系 空间媒介化 角色媒介化 模式媒介化 内容媒介化 
风险的媒介化认知:《纽约时报》与《人民日报》对日本核泄漏报道的框架分析被引量:5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66-71,共6页全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网络传播心理学研究"(09YJA860007);湖北省高校重点基地媒介技术与传播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网络媒介与社会风险"(2008[002])
2011年发生在日本福岛的核泄漏事件再一次将"风险社会"拉进人们的视野。在这场全球性风险中,媒体的参与使风险有了媒介化的语境。本文选取《纽约时报》与《人民日报》对日本核泄漏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观察两报在风险报道上的框架差异。...
关键词:《纽约时报》 《人民日报》 日本核泄漏 风险传播 
社会关系视野中的传播类型解析
《媒体时代》2012年第4期36-39,共4页方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09YJA860007);湖北省高校重点基地资助项目成果的一部分
研究传播,实际上是在研究人,研究人的关系,人与群体、组织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关系的视野下对传播类型进行解析,从"类关系视野中的人内传播"、"人际关系视野中的人际传播"、"群体关系视野中的群体、组织传播"、"错综复杂关系中的大众传...
关键词:社会关系 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传播学学科论争之思考被引量:1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33-136,共4页方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传播心理学研究"阶段性成果(09YJA860007)
一个新学科的建设总是充满了矛盾、斗争,以及必然会有的各种论争。传播学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就经历了各个层面的论争。通过论争基本解决了传播学研究的起点问题,概念问题,生存空间问题,道路问题,方法论问题等等。可以说传播学在中国...
关键词:传播学 论争 研究领域 研究道路 研究方法 
试析传播学的逻辑起点被引量:1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24-128,共5页方艳 申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传播心理学研究"(项目编号:09YJA860007);湖北省高校重点基地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传播学的逻辑起点是传播学基本概念体系中的一个逻辑核心概念。借鉴黑格尔和恩格斯关于逻辑起点的理解,得出逻辑起点确立的标准。从学界对传播学的最基本问题,学界对传播学本身的界定,传播学的基本研究框架这三个方面的相关阐述中找出...
关键词:传播学 逻辑起点  
网络广场型传播的心理效应探析
《编辑之友》2011年第11期47-49,共3页吴志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课题"网络传播心理学研究"(09YJA860007)的研究成果
所谓广场,即具有一定空间概念的交流场所,它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能容纳不同人群;二能发挥某种功能,如交易、游戏、集会或者休闲等。网络广场,如BBS、论坛、聊天室、社区、博客,把具体可感的物理空间变成一种虚化的存在,在此中...
关键词:心理效应 广场 网络 传播 交流场所 空间概念 物理空间 BBS 
媒介化生存下“风险社会”的重构与反思被引量:15
《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8期63-67,共5页全燕 申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09YJA860007)的阶段性成果;湖北省高校重点基地媒介技术与传播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网络媒介与社会风险"阶段性成果
迈入媒介化生存下的"风险社会"呈现重要转型,媒介与"风险社会"的关系亟待重新评估。从媒介批判的视角来看,文章认为媒介在建构"风险社会"和引发风险转向方面表现强势。在风险传播中,传媒的乌托邦话语也引发反思。
关键词:“风险社会” 媒介建构 风险转向 传媒乌托邦 
我国新闻职业形成于民初的社会学解读被引量:9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6期97-101,112,共5页方艳 申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09YJA860007)成果的一部分
"职业"是职业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我国新闻职业形成于民初。据职业和职业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我们发现,这个时期,职业流动为新闻职业形成提供了社会条件,职业意识是传统文人向新闻职业者转化的内在动力,职业制度是新闻职业形成的根本保障,职...
关键词:新闻职业 社会学解读 民初 职业社会学 社会条件 职业流动 传统文人 职业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