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W063)

作品数:5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炼更多>>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韵文学刊》《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言外之意绝句无我之境暗示赋法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词的雅化问题
《中国韵文学刊》2014年第3期4-7,共4页徐炼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诗教’及其现代意义研究"(10BZW063)阶段性成果
词体的演化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尽头,就是南宋张炎《词源》对周、姜词风的独尊,它显露出词体风格的偏狭萎缩而最终导致宋词的衰歇。这一认识,已被许多词学研究者所一再重复。这种观点无疑有其片面的正确性。从...
关键词:雅化 词学观念 演化过程 《词源》 研究者 词体 张炎 词风 
无我之境的抒情内涵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64-71,共8页徐炼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诗教’及其现代意义研究"(编号:10BZW063)
"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的区别不仅仅是抒情形式的差异。"无我之境"的观照方式"以物观物"源于庄子"丧我"、"物化"思想,所表现的是本真的宇宙生命情怀。"无我之境"和儒家、道家性情论有关。
关键词: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 宇宙生命情怀 
孔门乐教-诗教思想今读被引量:3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01-107,共7页徐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诗教'及其现代意义研究"(编号:10BZW063)的阶段性成果
乐教的现代踪影;原初的诗教即乐教;乐教的基本概念、原理及要点;孔子乐教思想承绍周文化;孔子对乐事情有独钟的深刻原因,乐教是最理想化的行政方式;上古诗、乐一体,关于《诗经》体制的争论基本上不否认《诗》皆入乐;诗一乐的结合对于乐...
关键词:孔子 乐教 诗教 
绝句的言外之意:景语
《中国韵文学刊》2012年第4期61-69,共9页徐炼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中国古代"诗教"及其现代意义研究>(10BZW06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简短精炼的绝句特别追求言外之意,而景语的本性就是意在言外;庄子"物化"、"无我"的思想是景语"无我之境"的思想根源;无我之境所表现的言外之意的内涵是纯粹的生命体验;有我之境的三个层面:实景、兴会(情景相遇)、情景同形;景语的言外之...
关键词:绝句 言外之意 物化 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 
绝句的言外之意:赋法被引量:4
《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第4期1-8,共8页徐炼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中国古代"诗教"及其现代意义研究>(10BZW063)阶段性成果之一
绝句为汉语诗体中最短的形式,但却形短意长;认为绝句乃截半首律诗而成的"截句说"仅着眼于格律形式,从所包孕的内涵来说,绝句的言短意长不能靠截取获得;绝句继承楚赋以赋法寓讽谕;绝句通过暗示以少胜多;绝句通过主观视角寓言外之意;绝句...
关键词:绝句 言外之意 讽谕 暗示 视角 哲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