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7JJD751073)

作品数:15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任增强孟庆波陈太胜徐宝锋孟庆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河北联合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辽宁科技大学学报》《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汉学美国学界汉学界海外汉学中国文论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河北与海外汉学研究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93-98,共6页孟庆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2007JJD751073)
河北作为我国经济、人口和文化大省,历来是海外汉学关注的一个核心区域。河北与海外汉学关联密切,清末民初甚至成为法国在华汉学的两大研究中心之一;近代以来,国外学术体系对河北所进行的经济、社会研究成果丰硕,产生过重要的学术影响;...
关键词:海外汉学 河北 耶稣会 文献 
历史学视野中的西方汉学研究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1期87-91,共5页孟庆波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2007JJD751073)
目前我国对海外汉学的研究主要有比较文化和历史学两种方法。比较文化的方法侧重与异质文化接触后流播于海外的中国文化因子;而历史学的方法则大多以中西文化交流史为依托,从事对汉学的国别研究、断代研究、汉学家个人研究及其他专题研...
关键词:历史学 汉学 外国学问 学术史 
美国汉学界对孝及《孝经》的研究——兼论海外汉学的研究范式被引量:2
《阅江学刊》2013年第4期60-65,101,共7页孟庆波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2007JJD751073)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占有显要位置。孝及总其大成的《孝经》一直是美国汉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1996年,戴梅可发表《汉代中国的儒孝和个人主义》,从中国文化内部出发,提出儒孝地位的上升、涵盖面的扩大最终导致汉代政权的衰落;1998年,...
关键词: 《孝经》 海外汉学 
中国古典诗歌在英国的传播与著述的出版被引量:1
《出版广角》2013年第8期16-19,共4页任增强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相关性成果,编号:2007JJD75107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英国是中国古典诗歌在西方传播的第一站。古典诗歌在英国的传播与译介研究著述的出版可划分为16世纪的发端期、17世纪的沉寂期、18至19世纪的发展期与20世纪的繁荣及回落期四个不同时段。考察各时段中国古典诗歌在英国的译介与研究,可...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传播 英国 出版 著述 16世纪 17世纪 20世纪 
刘若愚对“再现”理论的借鉴和转化
《武陵学刊》2012年第4期84-89,106,共7页徐宝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2007JJD751073)
作为北美重要的汉学家,刘若愚在对中西诗学共性的找寻过程中首先十分清醒地看到了存在于中西文论之间的哲学和理论差异。他关于形上理论、决定理论和表现理论的论述最具中西比较的眼光,渗透着其对于西方文艺理论中关于模仿等再现理论的...
关键词:刘若愚 再现 模仿理论 中国文论 
论美国学界老庄美学研究的一个路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86-88,共3页任增强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系列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7JJD751073)
英语世界于18世纪接触到中国道家经典《老子》与《庄子》,但对老庄美学思想的阐发则是20世纪之事,尤以美国相关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美国学者围绕老庄美学与浪漫主义、老庄美学与现象学、道家美学思想寻绎及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意义等问...
关键词:美国学者 老庄美学 趋同 求异 
美国学界蒙元史研究模式及文献举隅被引量:4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7-20,共4页任增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2007JJD751073)
美国的蒙元研究形成"中国之元"、"蒙古之元"、"世界之元"三分天下的格局。"中国之元"属于汉学研究,将元代作为少数民族统治下的中国王朝,考察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蒙古之元"归属于蒙古学畛域,将蒙元视为相对独立的民族实体,关注其历史...
关键词:美国蒙元史研究 蒙元史研究 汉学 
“媒、讹、化”与翟理斯《聊斋志异》英译被引量:6
《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172-176,共5页任增强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批准号:2007JJD751073)的阶段性成果
《聊斋志异》在国外流传甚广,其中翟理斯之英译是《聊斋志异》翻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以钱钟书关于翻译的"媒"、"讹"、"化"之说加以烛照,可较为全面地阐释翟氏英译的特色。其中,"媒"表征于翟氏译本注释,起着有效传递中国文化媒介之作用;...
关键词:翟理斯 《聊斋志异》 钱钟书 译论 翻译特色 
论北美汉学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的“两种取向”被引量: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40-143,共4页任增强 王小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2007JJD751073)
北美汉学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有两种取向:"冲击—回应"说与"中国中心观"。前者认为中国文论的发展进程中一切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只能在外来冲击下才能引起,片面夸大外来影响的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试图以西方理...
关键词:北美汉学 中国文论 研究取向 
美国汉学界的汉赋批评思想研究被引量:1
《东吴学术》2011年第4期144-147,共4页任增强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2007JJD751073)相关成果
中国西汉时期出现了政治、经济的“大一统”局面,在文化上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学说来统一思想。在统治者的提倡下,这一时期卅现了一种曲调优美、高度修饰性的新文体——汉赋。美国汉学界对于中国西汉时期文学思想的研究...
关键词:批评思想 汉学界 汉赋 美国 西汉时期 “大一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