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W063)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白杨崔艳秋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争鸣》《学术交流》《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华夏文化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台湾现代诗笔下历史建构现代诗人文化记忆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七十年代诗选》与台湾现代诗的论争
《华夏文化论坛》2013年第1期301-307,共7页白杨 崔艳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1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09BZW06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吉林大学人文学科基础研究专项项目(2012ZZ007)
年代诗选的编辑与出版,曾是台湾现代诗风潮中确立诗社地位以及诗歌典律的策略之一,但也常常引起争议,并给相关的文学史书写提供了些许借鉴。本文以台湾《创世纪》社编选的《七十年代诗选》为考察重点,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尝试重现20世...
关键词:《七十年代诗选》 现代诗 论争 
叶维廉与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诗运动
《华夏文化论坛》2012年第2期252-257,共6页白杨 李昕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1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09BZW06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吉林大学人文学科基础研究专项项目(2012ZZ007)
叶维廉是台湾现代诗风潮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他用《赋格》、《降临》等力作彰显现代诗的艺术高度,也以诗论和译介活动拓展现代新诗的发展空间,在"全盘西化"及"回望传统"的多维探索中,他承担起一个"校正者"和"文化桥梁"的角色,尝试寻求中...
关键词:台湾现代诗 叶维廉 《创世纪》 诗学建构 
政治创伤中的“文化记忆”——台湾现代诗人笔下“中国形象”的历史建构被引量:4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59-65,共7页白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ZW063);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8BWX07);吉林大学2010年研究生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建设项目
书写由政治事件引发的生命个体的"存在焦虑",始终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台湾现代诗的重要主题之一。为确认个体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具有多重面貌的"中国形象"以镜像功能的意义,构成现代诗人笔下内涵深邃的意象。对"中国形象"的营造,超越...
关键词:台湾现代诗 中国形象 怀乡叙事 历史建构 
政治文化语境中的个体经验表达——20世纪50年代洛夫诗歌的写作意识
《学术交流》2010年第10期172-175,共4页白杨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创世纪>与台湾新诗的发展流变"(09BZW063);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跨文化的中国叙事"(2008BWX07);"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
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文坛,文学与政治之间处在一种既紧张又互相促进的关系中。一方面,国民党当局对文艺问题的重视带有某种总结历史教训,并致力于为现实政治任务服务的特点,积极倡导"反共文学";另一方面,受到当局鼓舞而蓬勃发展的各种文...
关键词:洛夫 台湾文学 《歌者(我的画像)》 
朦胧诗在台湾现代的诗坛回响——“中国”诗歌空间下的两岸诗歌互动情况
《文艺争鸣》2009年第8期107-111,共5页白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创世纪>与台湾新诗的发展流变"(项目编号09BZW063);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跨文化的中国叙事--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的文化生态与写作范式考察"(项目编号:2008BWX07)成果
对许多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前期那个朦胧诗热潮时期的人来说,当年的激情、理想与蕴涵着矛盾困惑的文学探求意识,都已经化作美好的文化记忆留存在生命体验当中。在当下这个诗歌越来越变成“小众化”圈子中“产品”的时代,朦胧诗当年所...
关键词:朦胧诗 诗歌 “中国” 20世纪80年代 两岸 诗坛 台湾地区 矛盾困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