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ZW053)

作品数:8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鲁小俊胡瑜芩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图书馆杂志》《文艺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清代清代书院书院总集官年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高校学科建设质量保障研究-基于学校层面的分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年第11期196-197,116,共3页胡瑜芩 
此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3CZW053
国家以提高质量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逐步放权高校自主发展学科,同时加强对高校及学科的评估与监督.高校需顺应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分析所处的外部环境,明晰自身组织特征及学科建设的含义,以学术权力为主导、师生共同参与为...
关键词:高校 学科建设 质量保障 
课艺总集:清代书院的“学报”和“集刊”被引量:4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34-39,共6页鲁小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CZW053)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多为连续出版物,或具有连续出版物的刊行初衷。刊期短则一季,多则一年或数年。经费充足与否,会影响刊期。发表周期多为一年至五年,也有十余年的。用稿率以10%~20%居多,偶见"关系稿"。时文的用稿标准是"清真雅正"。...
关键词:清代书院 课艺总集 连续出版物 学报 集刊 
清代官年问题再检讨——以多份朱卷所记不同生年为中心被引量:12
《清史研究》2015年第1期90-101,共12页鲁小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13CZW053);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清代书院课艺总集考述>(10YJC751059)阶段性成果
综合考察《清代朱卷集成》中有多份朱卷且所记生年不同的154人,并参考《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中的相关记载,可以发现:清代的官年歧异现象,以减岁为主导趋向,追求"年轻化";会试朱卷中的生年,较多地成为做官后年龄的"定本";也有曾以官...
关键词:清代 官年 朱卷 履历档案 
也谈生卒年的误记原因和考证方法——以清代书院人物为中心
《新世纪图书馆》2015年第1期81-84,共4页鲁小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项目编号:13CZW053);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清代书院课艺考述"(项目编号:10YJC751059)阶段性成果
著录生卒年,常见的致误原因有误点句读、误读文意、误判代作、混淆传主等。为避免失误,考证生卒年应优先使用一次文献。参考亲友的生卒年、使用排除法,也是行之有效的考证方法。概而言之,需要以不同文献互相参证、辨析,而不能固守一家...
关键词:生卒年 考证 清代 书院 
书院课艺:有待深入研究的集部文献被引量:4
《学术论坛》2014年第11期99-103,共5页鲁小俊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13CZW053);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文学史视野中的清代书院课艺研究"(10YJC751059)阶段性成果
现今存世的清代书院课艺文献,其形态有三种:原件、别集和总集。总集是清代书院课艺的主要形态,今存世数量约在200种左右。除了上海格致书院、广州学海堂、杭州诂经精舍、江阴南菁书院等少数著名书院的课艺之外,尚有大量书院课艺很少甚...
关键词:清代书院 课艺 集部 文献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订补——以上海、浙江书院课艺总集作者为例被引量:2
《图书馆杂志》2014年第12期104-108,112,共6页鲁小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项目编号:13CZW053);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清代书院课艺总集考述"(项目编号:10YJC751059)研究成果之一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为清人疑年录的集大成之作,建树甚多。其中也偶有疏忽和遗漏。以上海、浙江书院课艺总集作者为例,李景祥、姚文楠等20余人可以订补。
关键词:《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上海书院 浙江书院 课艺总集 补正 
“乌程蛰园”生平考被引量: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第5期87-91,共5页鲁小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ZW05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51059)
著有小说《邹谈一噱》、《表忠观》、《艮岳峰》的"乌程蛰园"即费有容(1874-1931),他是画家费丹旭之孙、费以群之子。早年肄业杭州紫阳书院、崇文书院和诂经精舍。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式举人,次年被斥。宣统间在杭州创办《危言报》。...
关键词:乌程蛰园 费有容 诂经精舍 《危言报》 爱俪园 
科举功名的偶然与必然:文学叙述与实证分析被引量:4
《文艺研究》2014年第4期70-78,共9页鲁小俊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批准号:13CZW053);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文学史视野中的清代书院课艺研究"(批准号:10YJC751059)阶段性成果
"功名富贵无凭据",是明清文学科举题材的主流表述,其核心问题是文章与科名不符。举业无凭,可能与"盲试官"有关,也可能与文章不合"风气"、过于"蕴藉"有关。貌似"必然"论的"科名前定"之说,其实仍是一种"偶然"论。从实证的角度讨论"必然偶...
关键词:科举功名 偶然 必然 文学叙述实证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